演热血刑警 佟大为 一个警二代的自白

2016-04-15 08:4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演热血刑警 佟大为 一个警二代的自白

 

从《中国合伙人》里的王阳,到《我的早更女友》里的袁晓鸥,再到《太平轮:彼岸》里的士兵佟大庆,佟大为在大银幕上留给观众的印象,一直都是一枚体贴入微的“暖男”。而在本月15日即将上映的犯罪动作题材影片《冰河追凶》里,佟大为却一改“暖男”的形象,扮演因家庭变故而对好坏善恶有着自己执念的热血刑警“警二代”汪豪。

汪豪与梁家辉扮演的老刑警周鹏组成一对奇妙的搭档,一起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追查凶手,两人从互相看不上到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巧合的是,佟大为本人也是一名“警二代”,并且跟汪豪有着类似的身世。佟大为出生于警察家庭,他父亲在他5岁的时候就在执行公务时出意外变成了植物人,他对警察这个行业的危险是有着深刻认识的。《冰河追凶》讲述了热血刑警汪豪的成长和自我救赎,又何尝不是佟大为这个现实生活中“警二代”的自白?佟大为接受北京晨报专访时直言,演《冰河追凶》算是延续了父亲的志愿,也圆了自己的警察梦。

谈角色

两代刑警互为镜像

《冰河追凶》里的周鹏和汪豪,年龄上来说是两代人,性格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刑警。周鹏是坚守原则的老派刑警,汪豪聪敏又冲动,嫉恶如仇。汪豪的父亲也是警察,在追捕过程中救了即将坠楼的嫌犯,却被对方刀刺身亡。童年的变故让汪豪在成为一名警察之后立下原则:绝对不救坏人。在佟大为看来,汪豪遇到周鹏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处事原则,这导致两人一开始就互相看不上。在追凶的过程,汪豪逐渐理解了周鹏,也间接理解了当年父亲的选择。这是一个“警二代”的成长与自我救赎。

北京晨报:汪豪有两段吹口哨的戏,吹的都是《不想长大》。第一次是面对抢包的混混,有挑衅、戏弄的意味,第二次是在片尾,感觉是一种解脱。导演徐伟说这是你给加的细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

佟大为:片中有交代汪豪的家庭状况,他的父亲也是警察,因为救坏人牺牲了,导致他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一点认知,就是绝对不救坏人。我给汪豪加了吹口哨的设计,希望通过《不想长大》这首歌带给角色成长的内涵,用这种外化的手法展现他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变化。他不想长大,很大程度是不能接受,也不能理解父亲因为救坏人而牺牲的事实。到了冰河这个案子结束的时候,汪豪对好人、坏人有了新的看法,他一直坚持的“绝对不救坏人”的观点也有动摇和改变,某种程度上他也理解了父亲的选择。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想长大,都想停留在被人照顾的阶段,但现实生活中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事情,让我们不得不长大。

北京晨报:你怎么理解汪豪和周鹏这种既有点互相抵触,又亦师亦友的感情?

佟大为:这是我们在聊剧本的时候就重点关注的一个点。汪豪的爸爸很早就牺牲了,当他面对一个跟自己爸爸有着共同原则,又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刑警时,肯定会产生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可能一开始别扭,看不上,但最后又在老刑警的潜移默化之后有了深层次的认同感。

北京晨报:现实生活中,你更认同汪豪,还是周鹏?

佟大为:他们俩只是出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因此对职业的认知有点不一样,其实是互为镜像的。周鹏是成熟的刑警,等汪豪到周鹏那个年纪也会这么沉稳。而汪豪就是年轻时的周鹏,周鹏年轻时一定也做过冲动的事情。

忆拍摄

《冰河追凶》的大多数戏份,都是在寒冬的伊春取景拍摄,零下40℃的气温,让身为东北人的佟大为都有些吃不消。戏拍完之后,佟大为好跑去知乎上参与了“零下4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话题讨论,分享他的感受。对演员来说,比恶劣气候更艰难的,是要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拍追车的戏。佟大为回忆说,冰雪地上的追车戏是最让他紧张的。

冰面追车最是难忘

北京晨报:片中雪地冰面上的追车、撞车戏份相当惊险,你自己的动作戏也相当多,在冰天雪地里拍动作戏是种什么感受?

佟大为:首先是冷啊。开机第一天我就冻感冒了,确实是常年在北京,太多年没有在这么冷的地方待过了,即便是拍戏也没有到过这么北的地方。开机那天应该是有零下37、38℃一起风就感觉从脚开始慢慢失去了知觉,鼻涕根本控制不住就流下来了。和家辉哥对戏的时候,他常常会喊停,提醒我擦鼻涕。在冰雪地里拍追车戏,是这部电影吸引我参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前我也看过很多追车戏,真正在冰面上完成的,据我所知好像是没有。剧组里的车是后驱车,后驱车在冰雪地里开方向一打不好就很容易失控,车可能会打滑会转圈,这还挺有挑战的。

北京晨报:有没有让你惊出一身冷汗的动作戏?

佟大为:刚刚说到后驱车容易打滑,我是东北人开这样的冰雪路面还有点经验。最让我紧张的是家辉哥开着车,而我坐在副驾上。家辉哥以前是开自动挡的车,不太熟悉手动挡,换挡什么的经常熄火,加上香港还是右舵车。拍这段戏的时候,我基本上一上车就系好安全带,整个过程手都抓住车门上的把手不敢松开。紧张的时候我的脚还不自觉地做出踩离合的动作,虽然副驾座位下边什么都没有。

说家庭

“警二代”深知警察难

佟大为出身于警察家庭,父亲是一名交警,但在他5岁那年父亲执行公务时受伤成为植物人,在床上躺了20年。身为“警二代”,小时候还因为父亲的警察职业遭遇过家庭变故,从这一点来说佟大为跟汪豪在背景上有相似之处。佟大为直言,自己从小有个当警察的梦想,但因为家里做警察的人太多、太了解这份职业的辛苦,再加上父亲出事后他也要尽快挑起生活的重担,最终没有去报考警校。这次在《冰河追凶》里演一个“警二代”,也体验了一次警察人生,圆了自己的梦想。

北京晨报:你说过从小想当警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吗?

佟大为:有受父亲的影响,但更多地是因为影视剧的影响。小时候看了很多武侠片,《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啊,我就觉得警察就跟武侠片的大侠一样,行侠仗义无所不能,做什么都很优秀,而且可以拿着枪,开着帅气的摩托车,太拉风了。枪对男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小时候我表现好的话,爸爸会把卸了弹夹的枪壳子给我玩,再穿上爸爸的警服、系上皮带,那一刻感觉自己离大侠又近了一步。

北京晨报:后来没有当成警察会觉得遗憾吗?

佟大为:我爸爸出事之后,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分担母亲的压力。后来姐姐去了北京当演员,我也考上上海戏剧学院,希望能和姐姐一样尽快入行,接广告拍戏帮助家里改善生活。做演员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体验不同的人生,这次在《冰河追凶》里演汪豪,也算是让我体验了一次警察人生,圆了儿时的梦想。没有做警察另一个原因,是家里人都不建议我做警察。可能干哪一行都这样吧,太了解这一行的辛苦和危险了,就不希望家里人接着也干这一行。尤其我爸爸还出过事,家里连骑摩托车都是禁忌。这次拍戏骑摩托车追车其实我是破了戒,也是瞒着妈妈的。当然我自己也特别注意安全,毕竟我也不是一个人,是儿子、丈夫,也是父亲。很多时候我们看电影里的警察做卧底去跟犯罪分子接头,觉得很帅很刺激,可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你不知道对方翻脸就会拿出什么来对付你。我的一个舅舅是缉毒警,曾经在抚顺火车站单枪匹马就遇到了携带毒品的嫌疑人,嫌疑人身上绑着雷管,火车站人流量非常大,当时稍微处置不当就会出大问题,挺危险的,但还是很好地解决了。

北京晨报:作为一名“警二代”,见过不少警察,你觉得汪豪或者周鹏跟你平时见过的刑警相似吗?

佟大为:说实话,我了解的真正的刑警,他们在办案之前做的抓捕策略都非常周密,出现正面搏斗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有。有经验的刑警就像周鹏这样,很沉稳,有不怒自威的气场在,一般的犯罪嫌疑人看到他们都会犯怵。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