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剧的泡沫说破就破

2016-04-13 09:45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影视公司疯抢IP 但作品总体收视平平 IP剧的泡沫说破就破

   

这两年的电视荧屏几乎被IP剧承包了,“得IP者可得天下”也被很多人视为商业成功的不二法则。《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去年大火的IP剧余温还没退,《如懿传》《琅琊榜2》《鬼吹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老九门》等一大波投资上千万的IP大剧又在赶来的路上。如今“IP过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IP剧被市场热炒的现象,也遭到很多业内人士的“唱衰”。而《迷雾围城》《芈月传》《鬼吹灯》《何以笙箫默》等IP剧与原作作者接连引发纠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IP热的警示。

热现象

IP遭疯抢大剧卖天价

如果说2015年是IP热潮,那2016年已经是IP“疯潮”。如今热门IP资源遭遇影视剧市场疯狂掠夺,一些IP大剧的网络版权卖出“天价”。除了一些热门IP,一些普通的网络小说也被热炒,价格和去年、前年卖出的顶级IP差不多。越来越多的“网红”作家,像蔡骏、李燕子、鲜橙等,开始进军影视界,参与IP剧的改编。

今年最受关注的两部IP大剧《琅琊榜2》《如懿传》,更是尚未开拍就遭到疯抢。号称《甄嬛传》姊妹篇的《如懿传》,仅仅宣布周迅担纲女一号的阵容,首轮播放权就被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分别以300万元一集的价钱收入囊中,加上腾讯视频拿到网络独家版权的价格是900万元一集,该剧单集的版权已经达到1500万元。

按照90集的体量来算,《如懿传》没开播就进账13.5亿元,再加上二、三轮和海外版权售卖,这部剧的最终销售额会超过15亿元。还在剧本创作阶段的《琅琊榜2》也战绩不俗,版权费高达800万元一集。

冷现实

IP剧总体收视并不好

IP剧在火热的表象之下,逐渐显现很多问题,比如题材重复,集中在探险盗墓、升级打怪、玄幻魔幻,曾经新颖的题材迅速沦为新俗套。从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份2016年卫视备播剧名单可以看出,十家卫视今年的备播剧共92部,其中IP改编剧比重突出,占到备播剧总量的27%,尤其以《幻城》《剑侠传奇》《封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玄幻”题材为主。

另外,虽然现在有“天价剧”,但《花千骨》出品人马中骏表示:“天价会给很多人造成幻想,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能享受天价。”据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介绍,大多数IP剧的上星播出表现并不理想。以东方卫视梦想剧场为例,2015年播出的18部电视剧中,IP剧占比44%,但总体收视平平。

东方卫视出现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2015年全年收视排名前十的电视剧榜单上,以及视频网站排名前十的点击播放量排行中,IP剧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比起收视和点击量,IP剧更令人担忧的是口碑,之前热播的《何以笙箫默》《云中歌》《寂寞空庭春欲晚》等IP大剧虽有高投资加持和高颜值演员撑场,却都曾因剧情、制作等问题遭到网友疯狂吐槽。

新问题

“侵权”争议越来越多

面对IP“疯潮”,王磊卿还提醒说,除了投拍后需要面临各种风险,很多IP其实也有拍不成影视作品的可能性,“IP能否从文字转化成为图像,转化成具有戏剧性的文化产品,真的存在风险。”比如IP原著小说的内核、故事架构、人设是不是符合影视剧改编,需要多加考量,如果小说有太过庞杂繁复的结构与线索、太长的篇幅,或是太离奇、太单薄的内容,都不适合被改编。

此外,伴随着网络文学IP影视化的热潮,近两年来作家与制作方、小说方之间的“侵权”争议也越来越多,包括《迷雾围城》《芈月传》《鬼吹灯》《何以笙箫默》等热门影视剧均出现过纠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IP热的警示。

深思考

“IP是个伪命题”?

作为电视剧界的大哥级人物,导演过《甄嬛传》《芈月传》的郑晓龙始终认为“IP是个伪命题”,“现在的IP总设定在具体的网络文学上,其实IP是知识产权,网络文学只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网络小说有很大的创作自由,肯定有非常好的创意的东西在里面,但缺点就在于没有经过筛选,会有大量垃圾,所以我们要在里面淘金。如今网络小说的市场不够成熟,因此加工的难度系数很高。”

在郑晓龙看来,IP改编要保证品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的人性和好看的故事,其次才是服装、道具、摄影、美术,而只有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才是精品。

《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也认为,一部剧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内容和品质,“这个行业不在于点击量、IP多大,而在于这东西是否是我们创作者想要的。还有从编剧、演员、导演到各个部门都做好了,才可能有好的呈现。”  

眼看着大量资本快速涌入娱乐市场,《如懿传》制片人、新丽传媒副总黄澜也希望用自己的经验为业界敲响“警钟”,“任何风潮来的时候一定有泡沫,一个IP有没有与大众共鸣的主题、有没有创新的东西、所有文字内容能否转化成影视语言、有没有探讨人性的复杂、有没有可开掘的内涵,这些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就不要死弄。”

制片人、编剧白一骢也对IP热表示了担忧,“现在可能一部我闻所未闻的IP剧的价格,放到去年、前年都是顶级IP剧的价格。而且好的IP太少了,很多算不上IP的IP混在其中,会带来IP剧的衰败,还会把整体IP价格拖低。真正的优质IP一定会出类拔萃,在什么时期都好。”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刘珲 杜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