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团昂扬踏“征程”

2016-04-12 08:49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央芭蕾舞团昂扬踏“征程”

本报记者  刘  淼

今年,既是“一带一路”顺利推进之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日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在“第七届芭蕾创意工作坊晚会”上,以“征程”为主题,用艺术创作表达对不畏艰险踏征途的革命先辈和为了建设美好家园辛勤付出的劳动者的敬意。

晚会以李明、周兆晖编导的《前行》开场。在保卫祖国的战火洗礼中,一批批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表现出无比的坚毅,他们义无反顾地向着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向着胜利勇往前行……舞台上,舞者用坚毅的步伐踏出了对信念的执着,用滚烫的胸怀融化着生死的无情,成为战场上别样的心灵独白。

“人生就像一次长征,会经历无数挫折与挑战,也会有无数生死之交的战友和不期而遇的敌人;用‘长征’的视角审视人生的变迁,你才会发现心中深藏着的‘小我’和‘大我’。”有着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领悟,带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挖掘,编导李敏在《彼岸》的舞台上,以简约的设计、精妙的舞蹈、如水的音乐及写意的足尖,为观众诉说着“征程”的故事,描绘着生命的“彼岸”。

一身赤胆精武艺,一颗柔情女儿心。在《木兰情》中,舞者以翩翩舞姿和飞旋的足尖将巾帼英雄那破阵杀敌的“勇”与少女那含羞内敛的“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刚柔并济间展现着女性编导王琪创作的细腻与独具匠心。

在《长征、长征》的舞台上,年轻导游与老红军战士的相遇、相识,也成为两代人心灵对话的过程。那戏中戏的“出镜、入镜”,那时空转换的设置与处理,给人充分的玩味和想象空间;而演员富有张力的舞蹈,让战争年代的奋斗与牺牲,当今社会的彷徨与求索,有着巧妙对立的共鸣。随着几条“路”在舞台铺就,不同时代的人因着同一梦想殊途同归。中芭知名芭蕾编导费波、王思正的作品,让长征这带着历史的沧桑、充满信仰与坚守的壮举,在时空碰撞中重现伟大。

“征程”中有轰轰烈烈的家国大爱,也有如涓涓细流般的恋人之爱。来自德国的芭蕾编导奥肯·达恩以普世的情感视角,在《燕归来》中讲述着战争无情地将一对恋人分离,女人日复一日等待与守望,只有身边的燕子明白她心中的伤感……

往昔战场上的戎装战旗,丝路古道上的长巾水袖……在李俊、李旸、苏洋联手编导的作品《彼时此地》展现着那血与火、生与死的轮回“征程”。

作为一个参与过多届工作坊的青年编导,也是此次晚会的总导演费波看来,“芭蕾创意工作坊”就像一粒种子。“种子需要跟土壤慢慢融合,再靠着水、阳光、空气,进行光合作用,慢慢生长。如果没有这样的播种,就不会有将来破土而出的新鲜灿烂的艺术之树。青年人创作出来的作品或许并不完美,但我们敢于拿出真实的自己,表达那些或许还不成熟的冲动的想法。”费波说,“艺术作品的诞生和成长有很多稚嫩的瞬间,这些稚嫩的瞬间也许恰恰是最纯真的,最纯真的东西最能打动观众内心,启动一个人对艺术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刘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