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产业引入“互联网+”

2016-04-11 09:15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民乐产业引入“互联网+”

据新华社消息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日前在京成立。该委员会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下开展中国民乐学术研究与交流,重点研究并践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郑君胜表示,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委员会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引入“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推进《中国地理音乐》文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数字化采集,尽快完成部分木卡姆乐器的数字化采样工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表示,“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产能等制定了宏伟的远景目标,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直以来,我国民乐不缺乏资源和底蕴,但缺乏对民乐的发展和创新;不缺乏开创的勇气,但缺乏走出去的能力;不缺乏好声音,但缺乏好音乐、好歌曲。希望通过委员会及民乐界的共同努力,使古老的中国民乐在新时代焕发强劲活力和生命力。”罗杨说。(廖 翊 周 玮)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廖 翊 周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