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音乐堂走向巴洛克旋律

2016-04-09 08:10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山公园音乐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巴洛克音乐,“古乐季”因为一年一度集中展现不同的巴洛克音乐的演奏,受到观众的喜爱。今年的中山公园古乐季昨晚拉开帷幕,波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帕丝琴妮克与极具表演力的乐队在羽管键琴、长颈诗琴、大提琴、小提琴的伴奏下,以高难而丰富的声乐技巧诠释作曲家亨德尔的三部康塔塔作品。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由于使用的乐器是羽管键琴、长颈诗琴、鲁特琴等独特的乐器,音色柔和古朴,具有特别的风味。昨晚,奥尔加·帕丝琴妮克在古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了亨德尔的作品,她的演唱清澈优美,用歌声诠释作品,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奥尔加·帕丝琴妮克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我时隔八年后第二次来到中国演出,此次巡演将同乐队成员共同演绎三部亨德尔旅居意大利期间所作的作品:《卢克蕾齐娅》、《被遗弃的艾米达》以及《临终的阿格丽比娜》,这三部作品都非常著名但却极少上演。我将运用不同的声乐技巧,用歌声来传达这三首康塔塔中悲剧女性主角五味杂陈的情感。”

波兰亚当·密兹凯维奇学院古乐专家卢卡什·斯特鲁任斯基介绍,“本届古乐季,特别邀请到波兰顶级女高音歌唱家、实力派乐队及知名鲁特琴演奏家,将于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晚7点半分别带来三场主题各不相同的音乐会,来展现欧洲巴洛克时期的杰出作品。本届古乐季压轴音乐会将围绕波兰古乐器鲁特琴展开。为观众带来尘封已久的鲁特琴乐曲作品。”

在4月15日的古乐季的第二场音乐会中,羽管键琴演奏家马辛·斯维特科维奇及乐队将带来“巴赫音乐家族音乐会”。4月22日上演的“文艺复兴的波兰—鲁特琴之夜音乐会”中,波兰鲁特琴演奏家麦克·龚德科将用一把七弦鲁特琴,为观众带来一场鲁特琴音乐的盛宴。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作者: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