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8日讯(记者 纪敬)今年中山公园音乐堂的“紫禁城·古乐季”以“聚焦波兰”为主题,将推出“亨德尔之夜—女高音与乐队音乐会”“巴赫音乐家族—羽管键琴与乐队音乐会”“文艺复兴的波兰—鲁特琴之夜音乐会”,为京城的古乐迷们奉献震撼视听的古乐巅峰之作。
本届古乐季,特别邀请到波兰顶级女高音歌唱家、实力派乐队及知名鲁特琴演奏家,将于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晚上分别带来三场音主题各不相同的音乐会,来展现欧洲巴洛克时期的杰出作品。
4月8日晚,女高音奥尔加·帕丝琴妮克将以亨德尔的三首康塔塔拉开古乐季的帷幕。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长颈诗琴具有700年的历史,“长颈诗琴的弹拨方法与现代乐器不一样。弦越多,选择得越多,越容易演奏。”演奏者对记者说,“它运输起来不方便,跟大提琴一样,上飞机得单买一张机票。”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波兰女高音“最现代化的声音”
古乐季开幕音乐会中,波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帕丝琴妮克将同极具表演力的乐队,在羽管键琴、长颈诗琴、大提琴、小提琴的伴奏下,以高难而丰富的声乐技巧来诠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天才旋律大师作曲家亨德尔的三部康塔塔作品。
“我本人的声音是这场音乐会最现代化的声音。”女高音奥尔加·帕丝琴妮克表示,“这是我时隔8年后第二次来到中国演出,此次中国巡演将同乐队成员共同演绎三部亨德尔旅居意大利期间所作的作品:《卢克蕾齐娅》(HWV145)、《被遗弃的艾米达》(HWV105)以及《临终的阿格丽比娜》(HWV110),这三部作品都非常著名但却极少上演。我将运用不同的声乐技巧,用过歌声来传达这三首康塔塔中悲剧女性主角五味杂陈的情感。”
巴赫家族音乐回归原汁原味
古乐季的第二场音乐会,即由赢得金色音叉大奖的羽管键琴演奏家马辛·斯维特科维奇及乐队带来的“巴赫音乐家族音乐会”。波兰知名羽管键琴演奏家马辛·斯维特科维奇是波兰古乐的年轻一代领军人物。
本场演出,马辛·斯维特科维奇将演奏羽管键琴的三大著名协奏曲,即作品BWV 1052、1053与1054号。这些作品大约是在1739年巴赫重新担任莱比锡音乐学社领导之后完成的,这是他协奏曲创作的巅峰。本次音乐会的管弦乐部分,每件乐器(或声部)只由一位音乐家担任演出。这种乐团配置直接参照了当时齐默尔曼咖啡厅通常采用的演奏方式。“回归音乐最原汁原味的演绎方式,也正是我们设计这一主题音乐会的初衷。”
鲁特琴压轴“古乐季”
本届古乐季压轴音乐会将围绕波兰古乐器鲁特琴展开,曾获金色音叉大奖及留声机大奖提名的波兰鲁特琴演奏家麦克·龚德科,将用一把七弦文艺复兴鲁特琴,为观众带来尘封已久的鲁特琴乐曲作品。
自16世纪至今,鲁特琴经历了许多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鲁特琴”,有7根弦,除了一弦是独立的,其他的弦两两成对,演奏时同时发声。在16世纪至18世纪,鲁特琴的风靡盛况堪比今日的钢琴,而大量杰出的鲁特琴音乐家和优秀的鲁特琴乐曲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
据了解,波兰拥有众多杰出的鲁特琴演奏家与作曲家,比如阿尔伯特·德乌格拉伊、迪奥梅德思·卡托、雅各布·雷斯等,他们的音乐富于优雅的气质;波兰也有大量佚名的“舞曲”、“歌曲”、“小调”等鲁特琴曲,它们的旋律质朴而又十分优美。本次音乐会演奏的均为1600年前后的波兰鲁特琴曲。这些音乐作品是从西欧音乐文献中发掘、整理并编配的。
除了文艺复兴鲁特琴、羽管键琴,独特的长颈诗琴也将登上“古乐季”的舞台,北京的观众也有机会一睹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