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5日讯(记者纪敬)4月5日下午,“纪念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国家京剧院邀请京剧界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座谈研讨、畅谈追忆,总结和纪念袁世海先生的表演艺术和艺德情怀。
袁世海先生是将京剧架子花脸表演艺术推向历史巅峰的一代宗师。他继承先师郝寿臣的艺术精髓,发展了“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表演方法,丰富了架子花脸的唱腔和剧目,并首开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不仅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而且使架子花脸行当跨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近80年艺术生涯中,袁世海演出了300多出剧目,继承创作演出了《群英会》《野猪林》《将相和》《李逵探母》《九江口》《西门豹》《红灯记》《平原作战》等一大批至今仍上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有“活曹操”“活李逵”“活张飞”“活鲁智深”美誉。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表示,“架子花脸”这一行当太难,袁世海先生在世时最放不下的就是怕“架子花脸”后继无人,幸有弟子杨赤深得袁世海表演艺术三昧。作为袁世海亲传弟子,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回忆,自己在1982年拜师时的底子不好,但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和示范。老师对于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精神值得学习,他在舞台上对后人的培养和提携也令人感动。
研讨会中,康秉钧、郑岩、孙元意、冯志孝、龚和德、赵书成、孙毓敏、张春孝分别从表演特点、人物塑造、对架子花脸行当的开拓等角度,总结了袁世海先生的艺术成就,并从舞台生活、剧目创排、提携教益等角度,回顾了袁世海先生的德艺精神。
据了解,“纪念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专场系列演出,已于3月31日到4月3日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四晚。中青年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杨赤、袁慧琴、奚中路、刘魁魁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郑岩以及袁世海先生的长子袁少海等演出《红灯记》(赴宴斗鸠山)《李逵探母》《霸王别姬》《九江口》《李逵与宋江》等袁世海先生代表剧目及近年来编演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