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秘密》 作者:(法)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贾梦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1月
作者简介
马克-安托万·马修(Marc-Antoine Mathieu):
1959年出生于里昂。法国当代著名漫画家。其作品风格迷幻离奇,具有奇诡的想象力和实验性,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重要漫画作品包括《画的秘密》《3秒》《梦之囚徒》《上帝本人》《方向》等。《画的秘密》获得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画家埃米尔的好友爱德华去世了。根据好友留下的一封遗信,埃米尔得到一幅神秘的素描,画的是好友生前的房间。他本以为这只是普通习作,但渐渐地,他发现在这张尺寸不大的画里,每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画得非常精微,别有洞天。他知道,喜欢谜题的爱德华留给他这幅画一定别有用意,于是开始用自己的画笔放大画中的细节,想要以此揭开画中的秘密。这些放大的细节临摹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他渐渐忘了自己还要寻找其中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触及到了这幅画的极限,画完了画中所有的内容。他从国外回到自己以前的家中,重新开始破译画中之谜。多年的临摹使他对画了如指掌。凭借对朋友的了解,他循着一丝丝线索,来到好友生前住过的房子,按照屋内的真实摆设和光线效果为画上色,他终于解开了谜团——画中藏着一幅爱德华的肖像。埃米尔就在这时倒下了。当人们发现埃米尔的尸体时,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手里拿着一张爱德华的照片,上面题着这样的文字:
“你做到了!挚友爱德华”
这就是法国著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图像小说《画的秘密》所讲述的故事。
在书后所附的访谈中,作者说这部作品的主题不是艺术,而是友情,以及存在与逝去的双重性。在读过书之后,我也有了相同的体会。
什么样的人才是挚友?
只有既了解你、又了解自己在你生命中的地位的人,才配称为挚友。爱德华了解画家埃米尔,所以他留给埃米尔的不是别的,而是一幅画,一幅包含了一个完整世界的画;同时他还知道,自己的离去会在埃米尔的人生中留下难以填补的空虚,所以他在画中隐藏了一个谜题,足够充实埃米尔的一生。
友情是一种终极关怀。埃米尔的成功来源于临摹友人的馈赠。他曾一度沉溺在对画中细节的临摹之中,但一个人对某种艺术的追求并不是没有止境的。即使是这样一幅藏天隐地的画作,也有挖掘殆尽之时。这时,他回到原点,开始寻找、解答画中的谜题。谜题解开之时,他也顿悟了友情,得以含笑而去。
这就引出了作品的另一主题——存在与逝去的双重性。爱德华死去了,但在埃米尔的一生中,他一直存在着。他们的友谊通过那幅画,或者说通过艺术,得到了延续。埃米尔的每幅临摹,既是对友人的纪念,又是同友人的交流。爱德华利用画中的秘密,陪伴了好友一生。这种陪伴,如同两个生者之间的友情一样是相互的。对于埃米尔来说,爱德华一直在指引着他的艺术之路;而对于爱德华来说,埃米尔也一直参与着他精心设计的这场智力游戏。
这本图像小说的法语原名“Le Dessin”,直译就是图画的意思。但我觉得中文版进一步译成“画的秘密”非常贴切。友情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情感,但生活中具体的友情是私密的,朋友之间必然存在只有彼此才懂的东西。友情以谜题的形式存在,以解密的方式践行,而这一切都蕴藏在象征着艺术的画中。画本身是美的,但这种形而上的美并不能让人终生追求。能够抚慰人一生的,到头来还是友情。正如爱德华所说:艺术的唯一用途,就是让生活变得比艺术本身更有趣。
深邃隽永的主题和精巧的构思并不是这部图像小说唯一的优点,作者超凡的绘画水平和图像叙事能力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同于一般的日式漫画,故事的前面部分只用了纯白和纯黑两色,没有用灰色过渡。细致的线条让作品充满细节,黑白色块则赋予它一种版画般的厚重质感。而随着埃米尔解开谜团,将画作完成之时,读者会和他一起看到一幅彩色的肖像,肖像主人正是爱德华。这唯一的彩色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与顿悟的埃米尔感同身受。
《画的秘密》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有一个画框表现的是埃米尔刚刚失去朋友陷入孤独之中。作者在画框的角落里放了许多埃米尔的自画像作为隐喻,既表现出好友初丧后生活的空虚,又强调出一种孤寂的心境。这本书共分三个章节,名字也很有趣,分别是Le Dessin(图画)、Le Destin(命运)和Le Dessein(意图)。这个文字游戏本身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一个谜题。马克-安托万说这三个词表达了两重意义:“过去—现在—将来”和“他—我—宇宙”。这些都需要读者们在阅读中去发现。
总的说来,《画的秘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图像小说,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几页,却能让人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认识友情。出版方保留了原作的大开本,印刷、翻译也均属上乘,保证了阅读体验。在此作为读者,我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