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场推艺术节 剧场谋划自有演出品牌

2016-03-24 09:15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剧场推艺术节 剧场谋划自有演出品牌

去年以一部《剧院魅影》打响第一枪的新剧场综合体天桥艺术中心,今年正式推出其演出品牌“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该艺术节将于3-5月陆续呈现20部剧目、50余场演出。内容涵盖戏剧、舞蹈、音乐、诗歌板块。自有演出品牌的建立成为新剧场保持其演出活跃度的可行之法。

甄选侧重华人艺术家

据天桥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艺术节特别邀请了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龚琳娜的新艺术音乐会《爱·五行》;李六乙导演的话剧《小城之春》;金马影帝谢君豪的成名之作、香港春天舞台剧团的《南海十三郎》;台湾当代传奇剧场作品、表演艺术家吴兴国执导并主演的中西跨界之作《等待戈多》以及陕西人艺话剧《白鹿原》等。

一直活跃在国外的艺术节邀请艺术家之一龚琳娜表示,“华人艺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颇受重视,世界渴望听到中国声音。”龚琳娜说,“在国外待久了会发现,老外对中国艺术的兴趣很浓厚,但他们想看到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些纯粹、简单的民族元素叠加。他们很想知道中国的艺术家在干什么,怎么表达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这就要求华人艺术家不能一味抱着民族不放,需要更多地和世界艺术家碰撞,也需要更多有时代感的新艺术形式。”

以龚琳娜将在艺术节中呈现的新艺术音乐会《爱·五行》为例,该音乐有大量民乐应用,同时在配器上融入电音元素。“这就是和国外艺术家碰撞出的新艺术。能让我们的民族元素走到更大的舞台上,同时也对老外的胃口,能吸引外国观众。”

新艺术形式成重头戏

用跨界和创新来锻造新艺术形式在本届艺术节上格外突出。以台湾当代传奇剧场作品、表演艺术家吴兴国执导并主演的中西跨界之作《等待戈多》为例。柳树倒置悬空垂挂,透过光线折射,树影投照在舞台上,虚实相映,5位演员以东方戏曲形式演绎西方经典。

这部作品已诞生十年,东西方艺术形式“混搭”依然让不少观众充满好奇。《等待戈多》舞台上,两位主角以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为表演方式,还加入丑角的功夫身段;3个配角则以现代剧场演出节奏表现性格。古琴配合无伴奏的京昆唱腔,营造出悠扬又孤寂的气氛。

吴兴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贝克特版权代理机构要求绝对忠于原著,条件相当严苛,明文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配乐’,这是十分头痛的问题。京剧有‘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步、法,难不成要都废去?”吴兴国酝酿良久,《等待戈多》没有京胡、锣鼓帮衬,当台词论及形而上的层次时,运用昆曲为创作元素;当对白情绪高涨时,运用西皮二黄为创作元素,即使是京白韵白,也有吟诵或锣鼓经的节奏暗藏其中。当代传奇剧场在贝克特家乡法国演出该剧,获得高度评价“将留名现代戏剧史”、“原以为是专属西方的作品,却又好像是专为你们东方而写”。

特设参与环节吸引观众

本届在关注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将提供多种活动使这个属于全民的艺术节日内容更为饱满,满足大众对于艺术的多方面需求,倡导全新艺术生活方式。由天桥艺术中心与为你读诗共同出品的“诗意生活节”将于4月2日-4日奉献给观众。

届时,天桥艺术中心将以“剧场开放日”的形式于公共空间内提供多种演出、讲座、工作坊、家庭休闲等艺术活动,其意在让更多艺术形式走入生活,也将使艺术中心成为更为开放的大艺术空间。希望借此向对诗歌、文学以及所有对美好生活报以向往的人们发出邀请,走进天桥艺术中心,感受一个充满创意、艺术、人文精神的美好春天。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姜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