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李子生猛百倍的真实版荒野猎人

2016-03-18 15:59 法制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比小李子生猛百倍的真实版荒野猎人

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结束20多年的陪跑生涯,凭借《荒野猎人》一举夺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随着奥斯卡奖项的出炉,《荒野猎人》第一时间引进了国内,已于今日正式上映,小李子也将在3月20日来到中国,让中国内地的影迷们激动不已。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猎人故事是真是假?真实的英雄格拉斯经历了哪些惊险瞬间?

原型 休·格拉斯是否确有其人?

电影《荒野猎人》讲述了一名19世纪的皮草猎人休·格拉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在丛林中遭遇黑熊攻击并奇迹般生还的故事。片中的格拉斯不仅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高超狩猎技术,而其广博的胸怀和不计前嫌的性格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至此,不免有许多观众发出了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这个伟大猎人的疑问。类似于电影中对格拉斯的描述,在19世纪的美国西部山地的确有过这样一位猎人存在。此外,作为皮毛猎人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格拉斯与大卫·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可以并称为19世纪美国著名的狩猎者。

尽管史上确有此人,但纵观美国西部的历史资料,对于这名勇猛矫健的皮毛猎人却鲜有记载。在零星的史料中,只留存着格拉斯为不幸丧生的同伴写给其父母的一封信件。当时的格拉斯骁勇善战,健壮如牛,每次带着当地的猎手们深入丛林后都满载而归,久而久之格拉斯逐渐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尽管如此,在一次与敌对势力印第安阿里卡拉部落交锋时,格拉斯未能力挽狂澜,该同伴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不幸丧命的。

除去这封信件,格拉斯的上级们也曾在报告中提起过这名勇士。但在领导们看来,这名下属虽异常勇猛却也极为好斗,甚至达到了难以掌控的地步。为了证明格拉斯的好斗难控,上级们还专门提到了格拉斯与黑熊交锋的故事。也正因为这个故事,格拉斯的名字成为费城一位怀有文学抱负的律师笔下的人物,并随着报章杂志的转载成了狩猎者中的传奇,从而被历史深深地记下。

一位来自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Jon T Coleman教授也曾考察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认为:“这是个好故事,它是美国版本的西部世界。人们通过身体和野性大自然接触,产生了极大改变。他们不再是欧洲人或英国人了——他们成为了美国人。”

背景 萌萌哒的河狸引来探险猎人

真实版的荒野猎人实则起源于一则远征广告。1822年创建了落基山脉皮毛公司的威廉·亨利·阿什利和安德鲁·亨利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题为致积极进取的年轻人的远征广告。广告中写着当下正在招募一支由100名年轻探险者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将在1到3年的时间内渡过密苏里河并到达它的源头。探险者们将沿着密苏里河前行,最后到达落基山,在此间期间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就是取得珍贵的河狸皮毛。

此时已年过40的格拉斯早已是一名颇有威望的皮毛狩猎者和探险家,在看到这则广告后,不禁怦然心动,便决心加入这支队伍。在皮毛贸易行业里,休·格拉斯应征的工种被俗称为“山民”(mountain man)。山民作为皮毛贸易业的一线民工活跃在落基山脉附近,他们风餐露宿,在常年人迹罕至的西部地区捕猎珍稀动物的皮毛,并通过皮毛贸易公司将它们销往国外。随着北美皮毛贸易的蓬勃发展,1820年到1840年期间山民数量可达到3000多人。山人们的财富主要来自于一种毛茸茸萌萌哒的动物——河狸。在《荒野猎人》中,探险队就是在收拾河狸皮时,遭到印第安人袭击。

皮草制作的衣物一向受欧洲上流社会的欢迎。而河狸皮保暖性好,又柔软舒适,是皮草中的珍品。英国绅士们爱戴的顶帽,就是用河狸皮制成的。正如当代奢侈品一样,昂贵的河狸皮帽子还有许多吹捧出来的功效,例如能增强记忆、恢复听力等等。即使排除迷信的说法,河狸皮帽子也确实可以彰显穿戴者的身份地位。欧洲的河狸被大量捕杀,但还是无法满足时尚需求。直到裁缝们看到远洋渔夫们穿的河狸皮大衣,才知道对岸的北美同样盛产河狸。一时之间,捕猎河狸成了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最热门的生意。法国人在美国中西部,以及英国人在加拿大的殖民地,都是为了控制河狸皮贸易。在英法的皮草出口中,河狸皮占到了将近一半。

河狸是逐水而居的动物。《荒野猎人》中的探险队之所以要沿河探索,正是为了寻找水边的河狸。对于熟练的猎手来说,一天捕获几十只河狸都不成问题。早在1787年,光是加拿大出口的河狸皮就高达14万张。在猎人的疯狂捕杀下,一个地区的河狸会很快灭绝。猎人们只能不断深入西部,寻找新的河狸栖息地。

皮草生意促成了中西部印第安人与殖民者的早期接触。当时,殖民者只是小股前往西部,不能对印第安人造成根本性的威胁。这些殖民者更多的躲在基奥瓦堡这样的据点,等着印第安人来做交易。印第安人对殖民者的态度也相对友好,想用手中的皮毛换取殖民者手中的新鲜玩意:铜壶、铁斧、枪支。印第安人售卖的兽皮惊人的廉价。根据1790年的数据,一张貂皮只需要50美分,一张河狸皮需要1.25美元,一张熊皮也只需5美元。而殖民者手中的一杆枪,却要12.5美元。大部分时候,山人充当的是商人角色,直接从印第安人那里收购兽皮,再转卖到美国东部和欧洲。

细节 杀响尾蛇吃才得以活命

根据记载,整支队伍于1823年春季出发,随后便沿着密苏里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队伍出发之初就不幸遭遇了阿里卡拉人(美国密苏里河平原的一支印第安人)的突袭,整支队伍损失了15名探险者,而格拉斯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幸伤到一条腿。几个月后的夏天,格拉斯在与同伴们穿过森林的过程中遭遇了母熊的袭击。通常情况下,一只成年黑熊大约有12英尺(约3.7米)高,750公斤重,当渺小的人类遭遇到如此庞然大物的袭击时几乎很难幸存,但格拉斯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对此史料书籍并没有任何完整而准确的记载,电影只是靠着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来还原当时的场景,其中也难免夸张和失实。

据说,当时的格拉斯正在队伍最前方开路,正当他准备走进灌木丛找些浆果充饥的时候,一不小心绊倒了一只母熊和她的两个幼崽。警觉的母熊立即起身攻击格拉斯,格拉斯只得靠手上的单发火枪进行自卫。但火枪的威力在庞大的母熊面前显然不足为道,未受任何影响的母熊飞快地追上了格拉斯并用锋利的熊掌划破了格拉斯的头皮,刺破了他的喉咙,摔断了他的双腿,并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无数的伤口。奄奄一息的格拉斯最终在同伴们的协助下击退了母熊,却也成了全队的负累。为了不耽误进程,整支队伍继续前行,并派两名队员留下照顾格拉斯,但他们却也不堪负累抛下了格拉斯。对于此后格拉斯如何走出丛林的故事,就有了各种说法。

有人说格拉斯在途中杀了一条响尾蛇来吃,才得以活命,也有人说他睡醒后发现一只灰熊在舔他伤口上的蛆,从而阻止了身体的全部溃烂。随后有人说格拉斯爬了80英里(约128公里),也有人说是200英里(约321公里),才最终到达最近的贸易点,从而被人救起。

后续 死后被剥掉了头皮

但对于休·格拉斯被熊袭击生还后的故事,人们知之甚少。坊间一直传说伤愈后的格拉斯被联合堡(Fort Union)雇用,一直在黄石河附近狩猎。根据《密尔沃基日报》(The Milwaukee Journal)的报道,曾有联合堡(Fort Union)的目击者亲眼目睹了一代伟大猎人休·格拉斯的死亡。报道中这样写道:“老休·格拉斯和他的两个同伴外出打猎,正当他们踩着冰面过河的时候,突然被阿里卡拉人射中,三人当场死亡,死后还被剥掉了头皮。”

在贸易繁荣时期,河狸皮贸易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多方殖民者都抢着讨好印第安人,想要获得他们手中的河狸皮。在这样的情况下,皮草商与印第安人的私人联系至关重要。许多山人与印第安女性结婚,生下混血儿。除了西部白人女性稀少的原因外,与印第安人建立姻亲也是一大目的。反过来,印第安部落的酋长也会鼓励跨族联姻,以便借助白人的支持,击败敌对的印第安部落。

《荒野猎人》中虚构了格拉斯的生活经历,让他娶了一个印第安女子,并生下一个混血儿。但根据资料记载,休·格拉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拓荒者和技巧娴熟的猎人,并未有过被囚禁于印第安部落的经历,史料上更是没有任何关于其印第安妻子的记载和描述。除此以外,随之出现的休·格拉斯之子被菲茨杰拉德杀死的情节也为虚构。历史记载中,休·格拉斯膝下并无任何子女,影片中休·格拉斯为儿之死而复仇的情景纯粹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存在,并无任何历史考据。类似的还有休·格拉斯被海盗让·拉斐特绑架,直至几年后才侥幸跳船逃生的故事。在电影中,格拉斯一直在保护儿子免受歧视。但事实上,那个时期的混血儿地位较高。他们能在族群间如鱼得水,是皮草王国的尊贵王子。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葛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