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者和文化产品在当下不应成为科技发展的陌路人与边缘物,而应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这是刚刚结束的围棋“人机大战”带给笔者的思考。
战胜李世石的,不是下这盘棋的AlphaGo,而是给予其生命和智慧、有着亚洲血统的英国人德米斯·哈萨比斯。
《人民日报》3月11日就这次“人机大战”发表文章说:“思想的尊严永远只属于人类!”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文化产品来说,尊严来自于在新科技时代中艺术性地展示科技和时代精神。
仅以电影为例,长久以来,国外出现了“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斯蒂夫·乔布斯传记片等。作为美国梦的思想基因之一,这些文化产品启迪、教育了无数青年人,其作为文化产品发行到世界各地。
曾主演过多部影片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十年磨一剑”,今年主演《荒野猎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亚马逊中国的销售数据显示,《荒野猎人》同名原版中文图书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后,一天内销量上升5倍。这就是文化生产者和文化产品的力量。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其第三季主打“让科学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这台科学、文化与娱乐相结合的节目,创造了不亚于纯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中国观众对科学的好奇与注重;也从另一个方面,对长期占据国内影视市场的宫斗剧、“手撕鬼子”等雷剧在内容上进行拨乱反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K·科拉克洪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因此,如何在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过程中艺术地展现科技题材以及科技元素,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