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京城】安定门老物件陈列室:哆啦A梦在等待他的大雄(4)

2016-03-11 15:1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因为门是半掩着,王金铭在向我讲解的过程中偶有路人探进头来询问是否能进来看看,可是都被他婉拒了,“您去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的那个地下博物馆吧,今天这不开放,不好意思啊。”王金铭说的那个地下博物馆是阿龙开的另一间展示北京老物件的博物馆,他也向我推荐了。“这里的东西都是阿龙他们找来的,从80年代就开始捣鼓这些,很多留之不用、弃之不舍的东西搁在自己家院里的犄角旮旯,同时还花了很多钱去收藏,积攒的越来越多。我是做社区工作的,大家是邻居,到他们家一看,哟,有大鼓,正好2002年那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敲敲鼓这个可以吧,老太太弄个红绸子一抖,跟着那鼓点走也挺好看的。就这样一直到2006年8月地坛庙会组委会找到我们说做一个展览。”接到这个邀请让王金铭他们很高兴,但给这些东西起什么名字却让他们犯了难,“您说管它叫什么,叫破烂儿太难听,叫文物又算不上,这点还得感谢组委会给起名叫老物件,办了‘北京老物件展’。现在网络上有一种新称谓我更喜欢,叫民间文物。”

活动
王金铭向记者展示他们之前参加的各类活动。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这些东西承载着时代的记忆,有一天真的会消失。从最初让社区老太太敲鼓,到现在开设陈列室,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参加各类演出、庙会、接受媒体采访,王金铭一边做一边也悟出点自己的道理,“人这一辈子有多少钱不重要,你看我身上穿的,这双鞋35块钱买的,帽子是19块钱买的,都戴了7、8年了,人不能都钻到钱里头,活着总要做点什么事儿,我们把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继承下来、弘扬出去,这是多有意义的事,社会学不是管这个叫自我实现嘛。你看这屋里,从前言到各种信息标注牌都是我写的,屋子最里面模仿当时年代感的设计也是我布置的,现在是乱了,春节刚撤展回来,东西都没地儿搁。您知道吗,从2007年到2015年的地坛庙会,年年都有我们的展览,去年我们还去了雕塑公园、八大处、丰台文化馆办展,今年主要参加了八大处和西城文化馆主办的老北京记忆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梁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