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破冰”开始

2016-03-11 08:29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切从“破冰”开始 ——第一期全国县级文化馆长培训班侧记

文体活动时,全体学员大合唱。    赵 凯 摄

本报记者  张  妮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文化馆馆长侯瑞捷的一句“春寒料峭心中暖”,道出了51位来自全国的县级文化馆馆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文化干事的心声。3月2日至8日,他们相聚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文干院”)承办的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第一期全国县级文化馆长培训班,讲师的激情、学员的热情都为这次培训增添了一份暖意……他们亲切地称彼此为“自家人”。

全国县级文化馆长培训班是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在“十三五”期间,面向全国县(区、市)文化馆主要负责人开展的大规模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示范性培训,今年拟举办12期。

培训课程精心策划

此次参加培训的51位群文工作者,既有在群文一线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群文,也有刚担任馆长不久的群文新兵,年龄从“55后”跨越至“80后”。大家对群文工作、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均有各自的思考。因此,为了让每位学员都能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不虚此行、学有所获,主办方与承办方全面考虑了学员的共性与差异后,对培训课程与形式做了精心策划和安排。

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定位准确、务实有趣,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涵盖了政策解读、群文创作、社会化问题的思考、创新思维与领导力提升等热点内容。现场教学也将课堂搬到了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让学员直观地观摩了东城区文化馆的建设与管理情况,且在交流探讨中深化认识。

整个培训过程,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报到之后的“破冰”环节,及结构化研讨的思维冲击。

何谓“破冰”?广西灵川县文化馆馆长全子轩赞叹:“这是班主任、文干院培训部主任刘瑞彪用学员分组、自我介绍、击鼓传花三招,打破我们这批陌生人‘心冰’与尴尬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其间,南腔北调的普通话拉近大家的距离,让大家尽快适应学员身份、进入学习状态,且较快地建立起关系融洽的大家庭式集体,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构化研讨,是文干院2013年从国家行政学院引进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即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培训催化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特点是“以问题为向导”,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三部分。此次51位学员分成5组,聚焦“基层文化馆站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结合各地情况进行探讨、交流,针对具体问题献计献策,分享好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方法。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文化馆馆长王勇、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馆长田稼蓉等都是刚担任馆长不久,对于群文理论、政策支撑、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他们调侃自己为“三缺人员”,结构化讨论让他们欣喜若狂,不仅完全打开了思路,且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了解了十多种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担任馆长两个月的云南省师宗县文化馆馆长窦体妍,听了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文化馆整合社会资源解决了专业辅导老师缺乏等做法后,为自己找到了工作瓶颈的突破口,激动不已。

不仅群文新兵,老群文也为之一振。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称,对结构化研讨,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全身心投入、主动探讨,极大调动了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是适合成年人的一种培训方式。她表示,自己单位年轻人多,会尝试用这种方式激活馆员的参与性。

插曲让培训更有趣

在学员们看来,此次培训还有一点与以往颇有不同,即被称为“重要插曲”的“文体活动”。刘瑞彪说,设置文体活动的目的与“破冰”相同,都是为了打造“张弛有度、和谐奋进、激发潜能、分享快乐”的优良班风,“对县级文化馆长班来说,文体活动是全国一线文化馆人的一次大联欢,节目精彩纷呈,形式新颖独特……学员们可谓卧虎藏龙,让人大开眼界。”如唱起陕北民歌豪放洪亮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馆长王宏儒、歌词创作好手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文化馆副馆长宋世君等纷纷亮出绝活,1组的歌舞节目《锅庄舞》、2组的朗诵《春天的聚会》、3组的组合节目《三月里的文化畅想》、4组的民歌对唱《文干院里歌声高》、5组的歌舞节目《民族大联欢》,表达了学员们相聚文干院的喜悦之情,传递着与老师、学员的情谊,展现出投身群文事业的热情与执着……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次的满意度测评体系,这是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且首次投入使用,以加强培训绩效管理。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文化馆馆长赵凯称,打开微信公众号“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后,选择正确的培训项目,可通过之前老师给的验证码对每一门课程和授课老师进行评价。让大家感兴趣的是此次评价体系采用类似“淘宝体”的星级评定,评价内容包括总体评价、政策理论水平、教学内容、授课效果四大项,若有其他意见皆可在“点评及意见建议”一栏写出。“亲切、快捷”是学员体验后的第一感觉。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文化馆馆长朱伟表示,通过微信平台,既可以让学员在听课后第一时间对课程进行评价,也使得培训方能及时汇总数据,掌握培训效果,有利于提高之后的培训质量。

收获的不只是知识

“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也才刚刚开始。”学员在结业仪式上感慨。各组组长也激动地点着组员的名字:“说安徽芜湖普通话的柏天华、会跳舞的新疆姑娘焦潺子、在上海弄堂长大的叶笑樱、来自河北张北县没有粗长辫子的‘晓芳’……”刘瑞彪说:“通过培训平台,他们已然形成一线文化馆馆长联盟,依靠强大的团队精神,肩负文化守护者、引领者、建设者的光荣使命,必将扬帆远行。”

“一次普通的培训却有如此多的感动。”多位学员感慨,课上课下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平日同学间的关怀与谦让,每个细微之处都让他们感动不已,且深深地感受到团队的概念。结业仪式后,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大家互发记载着7天点滴生活的一张张照片,互道珍重、互诉心得。

此外,这个班还有一位观察者冯柳。冯柳所在的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拟承担今年示范性培训的其中两期。以见习学员身份参加培训的她表示,除了学习、了解培训班班主任的职责与担当、师资及课程等安排的重要性,她也感受到群文人的热情与干劲,正如叶笑樱所说:“这是一次奇妙的思维之旅,一次难忘的友情之约。”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