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列侬 不管是偷还是骗 都是书里最后的赢家

2016-03-05 09:30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约翰列侬 不管是偷还是骗,都是书里最后的赢家

信件3:给辛西娅,1958年圣诞

我们的第一个圣诞我爱你,是的,是的,是的JLLCP(约翰·列侬爱辛西娅·鲍威尔)《约翰·列侬书信集》

作者:亨特·戴维斯

译者:遇晨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信件80:给莫里斯的图画和题词,1968年10月

亲爱的莫里斯:

我决定还是给“侏儒”回信——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用这封信——如果你可以把“侏儒”的原信发表出来就更好了。(我随信寄去一份“侏儒”原信)

爱你们大家

约翰

洋子

(注:约翰显然很喜欢画自己和洋子的像,不管穿不穿衣服。“亲爱的莫里斯”是谁不得而知,应该是个朋友。“侏儒”的细节也语焉不详。)约翰,二指打字专家,刊于《披头士月刊》,1968年5月。

摇滚之外,约翰·列侬琐碎又真实的内心世界,被放置在了交错勾勒的线条之上,汇集成了这本《约翰·列侬书信集》,将其生命再一次放大,无限接近爱与和平,而远离他人标榜的理性。感谢这些书信,让他们变得如此真实。

三个小故事 

先讲三个小故事。

1952年9月,约翰·列侬(JohnLennon)进入到利物浦的纺纱厂中学(QuarryBankHigh School)学习,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他经常会画一些有意思的漫画,登在由他自制的校刊《每日笑料》(TheDailyHowl)上。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他此后整个音乐生涯中,他那些有趣的漫画、自传式涂鸦、复杂的文字笑话,均在他死后得以公布和出版。但在当时的学校看来,列侬“正走在失败的路上,他没戏了,简直就是班上的小丑,在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

1971年9月,列侬发行了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想象》(Imagine),这张专辑后来被看作是列侬最受欢迎的作品,《滚石》(RollingStone)杂志将其列为“历史上500张伟大专辑”第80名,其同名曲也成了列侬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但或许是前一张专辑得到的评价太过热烈,媒体对这张加重了制作痕迹的作品显然谨慎了许多。《滚石》杂志称《想象》“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但列侬故作姿态的用词,很快就会被证实是无趣和跑题的”。

2010年10月,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YokoOno)来到伦敦,在她和列侬曾住过的蒙塔古广场(MontaguPlace)出席“蓝牌”揭幕式,她邀请到一位老朋友——披头士乐队(TheBeatles)唯一授权的传记作者亨特·戴维斯(HunterDavies),在这次典礼上讲话。第二天,戴维斯再次向洋子提出了想把列侬生前信件、明信片整理发表的想法,而这一次,洋子没有再像1967年初闻这一建议时断言拒绝了,她最终同意支持戴维斯对列侬信件整理出版的工作。

这第三个故事,其实也就是这本《约翰·列侬书信集》的开始。

从不装腔作势,只有图画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戴维斯为了找到列侬生前信件、明信片、笔记、清单和纸片的下落,几乎走访了所有能接触到的、可能保存着这些物件的人,他们当年大多是将至中年、小有积蓄的乐迷,在拍卖会上买到列侬的收藏品,以纪念自己成长年代中的偶像。如今,这些人成了医院经理、大学教授、拍卖行专家、毒瘾少女的母亲……当然也包括列侬的家人。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曾将手里的信件转手或捐赠过,这为搜集“列侬信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最终,在世界各地乐迷的支持和帮助下,戴维斯仍是追踪到了列侬写给朋友、爱人、家人以及陌生人的近三百封书信,他将这些手迹大体按照时间顺序一一整理,并为每封书信加上了自己的注释,最终汇集成了这本厚重的书信集。

小野洋子为这本书信集的整理和出版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尽管她并未公开与列侬之间的私人信件,但至少,她在前言中写下的这句——“在约翰的信中,他从不用装腔作势的辞藻,倒是常有些歪歪扭扭的图画,让你能看出,他把自己的心意寄给朋友们”,正巧妙地回应了曾将列侬词作说成是“故作姿态”的媒体们。如果说列侬或是任何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不自觉带入一丝包装或伪装的元素,以让人们洞察到他希望人们看到的模样,那么作为写给家人或朋友的信件,便是足以反映他最真实一面的绝佳媒介了。

从这本书的目录便可以看出,这本书信集几乎就相当于一本列侬的传记。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留下过自传的伟大音乐人来说,反而是后世用他的书信串起了他的一生,这多少让人有些唏嘘。但说到底,这本书信集从列侬的早年时光,到披头士乐队时期,到著名的“床上和平”,到他与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之间的矛盾,到他与美国政府漫长的法律诉讼,到70年代退隐于家庭生活,再到70年代末最后一次复出……关于列侬生前的所有事迹都记载于此。最重要的是,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外人所记录的列侬生平,更是列侬自己处在当下时期,通过书信所传达出的个人最真实的想法和状态,这或许是了解这位天才音乐人最好的途径。

线条之上的爱与和平

千万别觉得“书信”可能是冗长枯燥的,我们一开始说到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是想告诉你,正因为列侬从小就有信手涂鸦的习惯,因此他的许多书信也是以有趣的漫画形式记录下来的。在这本书信集里,你能看到列侬那些天马行空的画作:他在为当时的女友辛西娅·鲍威尔(CynthiaPowell)绘制的圣诞卡片上,将两人的形象描绘得如此浪漫单纯(信件3);他在给某位叫莫里斯的朋友寄去的信件上,将自己与洋子的自画像画得呆萌至极(信件80);他在一张要买的唱片清单上,画上了站在六只手指上的自己(信件256);他在1980年寄给朋友的感恩节卡片上,画上了太阳、云朵,以及可能是最后一次出现的列侬、洋子、肖恩(SeanLennon)画像……

一个音乐人的内心世界,被放置在了那些交错勾勒的线条之上,是死亡让这些东西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如今它们再一次被放大,在尘世中继续流转,就像列侬的一生一样,去接近爱与和平,而远离他人标榜的理性。三十岁的列侬还在留声机中歌唱,八十岁的洋子还在舞台上舞蹈,他们热爱这个世界,更热爱彼此。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来过,正如感谢这些书信,让他们变得如此真实。

1948年,列侬在给当时8岁的表哥斯坦利·帕克斯(StanleyParkes)的签名专辑上写道:“不管是偷还是骗,我都是书里最后的赢家。”(By hook or by crook,I'll be last in this book.)这句话该作何理解?看完这本书信集后,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啥啥啥(返场Eardrum联合创始人,前《Hit轻音乐》主编)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