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两会提案建议加强真人秀引导调控

2016-03-04 15:25 新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抄、滥、空、假、俗、贵、霸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带来了他《关于加强真人秀引导调控的建议》,建议历数荧屏真人秀“七宗罪”,即“抄、滥、空、假、俗、贵、霸”。他对本报记者呼吁,泛滥成灾的真人秀不仅存在着行业规则混乱、天价投入、缺乏原创等弊病,而且造成了荧屏生态失衡。应当对娱乐类真人秀有所限制,倡导公益类真人秀,限制明星天价薪酬,引导规范制作,防止恶性竞争。

曹可凡在这份《关于加强真人秀引导调控的建议》中说,从2010年开始,我国真人秀飞速发展,近两年更几乎是每年成倍增长,形成井喷态势。据媒体报道,2015年荧屏真人秀数量近200档,2016年这一数字更被预言为400档。他抨击道:“观众真的需要这么多真人秀吗?各大卫视播出真人秀的泛滥成灾,卫星频道几乎沦为‘真人秀台’,对新闻、文化、科教等节目的空间造成了碾压,也大大压缩了地面频道的生存空间。”

wwzjy20160304035
曹可凡在2015两会现场

曹可凡归纳七大弊端:其一:抄。原创乏力,抄袭成风,是目前内地电视真人秀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两年,观众能叫得上名字的节目几乎都来自于韩国以及欧美国家,有些标榜原创的真人秀也游走在“山寨”的边缘。急功近利使电视人缺乏原创精神。

其二:滥。当前真人秀泛滥成灾,观众真的需要这么多真人秀吗?从题材上看,如今的真人秀有不少是同题材撞车——歌唱、亲子、挑战……一档节目火了,同类节目扎堆而上,观众迅速审美疲劳,数百档真人秀中真正取得好成绩的寥寥无几,造成人力、财力大量浪费。

其三:空。真人秀贵在真实,但许多节目名为“真人秀”,却设计脱离现实的情节,刻意煽情,营造不必要的戏剧冲突。很多节目打着让明星体验普通人生活的幌子,让明星在剧本的安排下进行所谓的职业体验,实际依然停留在表面上的“虐星”作秀。由此,明星的本真很难看到,反而总带着“演”的状态。个别节目安排明星情侣恋爱、炒作明星子女情感,严重脱离现实,对大众甚至有误导作用。

其四:假。收视评价领域的造假,是电视行业的痼疾,也是电视真人秀难以回避的问题。近年来,为追求市场效益,个别制作公司与收视平台签订收视对赌协议,更出现了“贿赂”收视调查样本户,“攻关”节目调查公司人员,“购买”收视率的现象。在宣传营销上,个别节目也无所不用其极,一味说好话、说假话,为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包装上“皇帝的新装”。

其五:俗。激烈的竞争让真人秀时常剑走偏锋,一切以收视率为重,内容不再具有情怀,而充斥着低俗、过度包装与恶性炒作。个别节目突出和放大明星的不良现象及非理性情绪,拿“毒舌”以及明星的隐私、情色打擦边球。我们的观众中不乏青少年等低龄群体,这些低俗的桥段很可能对他们造成影响和冲击。

其六:贵。邀请大牌明星参与真人秀获取天价酬劳的新闻屡见不鲜。明星高片酬带来了恶性循环,不仅使真人秀的成本直线上升,影视剧组也因此出现了乏人问津、无人开工的情况,并造成了节目版权费、制作费水涨船高。近两年,外国模式方屡屡大幅度提高版权费,价格已从过去的几百万元猛增至上亿元。一些真人秀也更热衷于比拼奢华场面,比拼远赴海外拍摄,造成了真人秀的高昂投资与浪费。

其七:霸。真人秀之烧钱,也深层次地影响了电视台正常的业态。由于电视台将人力、财力倾注于卫视平台播出的真人秀之上,造成真人秀一枝独大,极大损坏了荧屏生态,导致一些文化节目、民生节目愈发乏人问津。

曹可凡指出,对真人秀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调控,他建议:加强对真人秀节目立项考察和审核。对一些价值混乱、内容扭曲的真人秀作出警示,提出整改建议。其次,加大对优秀原创电视真人秀的奖励,组织公益性节目展映联播。三是加强对原创模式的保护,梳理、确认相关行业标准以保护版权。四是出台对真人秀的指导意见,防止恶性竞争。五是鼓励卫星频道加强新闻、文化、公益类节目的播出比重,适当限制娱乐类真人秀重播的次数,避免全日“娱乐真人秀”的现象。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