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分别做了题为“2015年—2016年电视剧管理”和“网络剧的发展和管理”的主题报告,其中网络剧的审查和监管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去年,网络剧无论从剧集播出数量还是产生的影响来看都呈现出爆发态势,过去“非主流”的网络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此次年会上对于网络剧审查标准的重新界定,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也一如当年“一剧两星”一样,将对未来网络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网剧目前有几种形态:段子剧、情景剧、原创连续剧、IP剧、境外翻拍剧、剧外网剧等。网剧现在还是少年初长成,特点是题材丰富活泼,手法不拘一格,怎么好玩怎么来,表现更加张扬,体现年轻人的审美兴趣。存在的问题则是,制作粗糙,精品比较少,跟风严重,部分题材把关能力明显不足,刑侦、灵异、暴力题材把关尤其不足,有的造成恶劣影响,故意打“擦边球”现象严重,有意冲击底线,包括去年某现象级网剧也要求下线修改,反复修改再重播。有些剧的导向明显背离主流价值观,将重点查处。网剧的低俗化倾向突出,较多剧都存在,创作者主观意识媚俗。为此,广电总局将加强网剧全流程管理,线上线下统一审核标准,严格提高审看人员水平,严肃确认网站主管人员责任,重点网剧提前介入,和电视剧司电影局共同联动,使得线上线下标准一致,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
审查制度向电视剧看齐,网络剧制作是否就此进入“寒冬”?正在搜狐视频热播的自制剧《示铃录》制片人、著名网络剧编剧白一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网络剧领域,打题材和内容“擦边球”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制作者是理性的,“对很多公司制作的正常网剧来说,影响不会特别大”。时下,确有一些走红的网络剧存在价值观的偏差问题,实际上这些剧目走红的背后也有从业者深深的担忧,“有人投入很大,做一部正常的网剧,可能还没有投入很小,做一部出格的、大尺度的网剧获得的机会多。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在没有分级制度之前,有一个标准的政治线,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网络剧面临的问题其实多年前电视剧也曾经遭遇过。“从审查制度到播出方式,政策的规范化并不是扼杀创造性,而是要让艺术创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起舞’。对于网络剧来说,大幕才刚刚拉开,无论从题材还是创作类型上还有很多未开发的领域,如今随着新制度出台倒下的,只能是那些投机者和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