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件:《最强大脑》
核心观点:这一现象级科学节目的生存之路越来越艰辛,对娱乐化的元素做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也是顺势而为和无奈之举。
作为国内首档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自第一季播出后便收获了颇多赞誉。但到了第三季,关于节目与嘉宾的争议一直未断。郭敬明与Dr.魏的争执、SNH48、TFBOYS等当红明星的先后加盟,让网友纷纷质疑“《最强大脑》已经脱离了科学的本质,变成了一档娱乐节目”。对此,《最强大脑》制片人桑洁日前在微博上回应:电视界没有“安静的美男子”,节目不火即死!
《最强大脑》这样一档以严谨理性为定位的科学类节目,在先天上就属于“吃力不讨好”的类型,节目组表示:适当的娱乐化只是为了在众多娱乐类节目的夹缝中求生存。制片人桑洁日前在微博上回应,她表示之所以没有把《最强大脑》第三季做成纯科学类的节目,之所以邀请众多明星加盟,是因为这些话题人物会给节目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与更高的收视率。而有了更高的收视率,“你们才能看到大脑第二季、第三季直到第n季,才能有更多的广告收入置办更精美的道具、花费半年时间寻找更好的选手、支付你们家Dr.魏以及科学团队的酬劳!”她还表示,这就是电视界的现实,“电视界没有‘安静的美男子’,节目不火即死!到达,是传播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随着泛娱乐化环境的不断加深,这一现象级科学节目的生存之路越来越艰辛,对娱乐化的元素做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也是顺势而为和无奈之举。遥想第二季收官时,第三季做不做都是未知数,尤其是选手的寻找,更是让节目组都没有太大的信心(这档节目在欧美国家是每年只做一期)。但是,第三季还是做了,而且还出现了“超新星男孩”陈智强、“游戏王”吴淞昊、“魔方隐士”王鹰豪等令人惊叹的选手,打破了观众的焦虑。
在“话题为王、娱乐当道”的电视环境下,《最强大脑》还能从第一季坚持走到第三季,并且取得不错的收视与口碑,是极为不易的事情。虽然节目在嘉宾选择、评审选择和剪辑思路上,都偏向于娱乐化,但正如节目组所说,“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无论形式如何改变,但对科学的信仰以及初心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