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韩剧、美剧霸道,岁末年初《少帅》引发的追剧潮来得有点突然,李雪健主演的张作霖更是让人心动,“混不吝的老军阀,演得够带劲,狡黠又匪气的张作霖一时间圈粉无数。
北京商报记者在“思客讲堂”见到了李雪健。为人朴实,为戏精湛,总是让大多数报道他的媒体除了用“好人”、“好演员”形容他之外,几乎词穷。这个演戏响当当、做人静悄悄的人,他的存在,哪怕无言,却已好似一面镜子,照出当下演艺界太多无奈。“吃着盒饭磨着戏”的幸福满溢之时,于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连灵魂都被浸染了的纯粹演员。
演员功效也就四五成
作为开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历史大剧,张黎和江奇涛联手打造的这部《少帅》为2016年的年代剧重新树立了行业标杆,在这部《少帅》里,最帅的男人其实不是少帅,而是老帅。随着《少帅》的热播,老谋深算又舐犊情深的“大帅”张作霖成为李雪健塑造的又一个经典人物,他也因为这个角色再次收获了观众近乎一边倒的好评。连带着“张作霖金句”也在网上受到追捧,比如“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行里有句话,一个好的编剧决定了这个影视作品的下线;一个好的导演决定了这个影视作品的上线。那么好演员决定了作品的什么呢?在里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没接到这个人物之前,编剧沙老师和导演已经做了大量的创作了。”李雪健说,“他们已经赋予了角色基本的气质。怎样从文字跳到屏幕,让它活起来,有血有肉动起来。作品是导演艺术,这是我们当演员的时候就懂得的道理,影视是导演艺术,导演在剧本的基础上再选择演员,他选对了演员我们就常说这个戏就成功了40%-50%。”
由此而来的是演员的标准和责任。“好演员的作用就是让剧本根据导演的要求活在荧屏上。”有趣的是,对于如何揣摩人物性格,李雪健称,这些句子是编剧和导演给的,但是怎么让这些文字活起来、有血有肉动起来,也要看导演和演员的功力。“我曾经问过导演,对这个角色有什么期待?他给了我五个字——天、地、君、亲、师,除了剧本之外,这五个字对我把握这个人物起到了一个指导性的作用,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让我从文字走向立体,从理性走向感性。”
吃透了才能演出来
已经年逾六旬的李雪健称他这一代人挺讲究“父爱如山”。“焦裕禄也好,新拍的《老阿姨》也好,讲的都是父辈们的故事,是父辈的典型,发扬父辈的精神得玩真的。诀窍就是把‘父爱如山’吃到心里,表现出来。”李雪健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所谓“感动”,于一代又一代人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于李雪健自己却经历着不同时代观众和市场天差地别的反馈。
2011年,李雪健经历了他表演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次失败。7月19日,建党90周年献礼片《杨善洲》在全国公映,李雪健扮演杨善洲。“我在昆明搞首映式,晚上我打电话问夫人北京怎么样,她说她去看了,八个放映厅只安排了一个,还是中午12点吃饭的时候。观众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她。”李雪健懵了。“都是共产党的干部,都是自己的表演,当年的《焦裕禄》投资130万元,票房1.3亿元,为什么《杨善洲》就遭此冷遇?”
“往往执着于宣扬大爱,太夸张了就失去了合理性。所谓大爱须得有小爱托着。那才会丰富、动人,对一个时代展现得更真实,使人有更多的回味与思考。造神恐怕只会引发逆反心理。”李雪健说。“在影视和舞台上,严肃的或者有艺术体裁的影片票房不会特别高。我也曾听到,有观众说上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娱乐一下、开心一下,不想受那么多教育,也有人说我们的影视作品应该承载更多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演员干好了就是人民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干好了就是心灵的工程师。这就是演员职业的分量以及它承载的意义,无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