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陈天四:用玉雕作品说话

2016-01-21 14:17 天山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用玉雕作品说话

“作为玉雕工作者,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只需要其设计的玉雕作品就可以了,因为,玉雕工作者都会用玉雕作品说话。”1月19日,容光焕发的陈天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谁能想到,他已在木雕、石雕、玉雕行业里沉浸了四十多年,如今玉雕选料、设计、雕刻依旧是亲力亲为。


和田玉籽料金奖作品《龙凤呈祥》。


黄玉银奖作品《苦禅》。

发现自我的探索者

陈天四说:“我喜欢雕刻,几天不摸和田玉,不动手雕刻作品,心里就痒痒。”

在福建莆田出生的陈天四,自小就爱画画,看着做木雕的父亲把木头变成人物、动物,以及各种花鸟鱼虫,陈天四对父亲及其崇拜。在父亲的熏陶下,1972年他进入莆田黄石工艺厂学习。

四十多年过去了,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是他第一次雕刻木雕摆件狮子,获得木雕厂师傅以及师兄弟的一致认可。

1983年陈天四决定承包自己上班的木雕厂,他从一位木雕师傅,变成了厂长,带领50多名工人开始奋斗,所做的木雕都是做外贸出口。后来,又被聘到福州中旅太平洋工艺厂任厂长,负责作品设计、把关。1996年再次回到莆田开设自己的公司,做木雕、石雕、玉雕,当时的他已擅长人物、动物、花鸟鱼虫雕刻,上至几米高的大摆件,小到挂件。

1998年10月,到新疆考察和田玉产业,又一次扭转了他的人生。带着自己的儿子以及朋友的儿子,来到新疆,投资80多万元,在白玉城开设了金德利玉雕厂,自此,新疆成为了陈天四的第二个故乡,他被新疆和田玉籽料迷上了。


和田玉籽料作品《笑佛》。

永不满足的雕刻者

陈天四说,在新疆,他经历了和田玉的高峰与低谷,但对和田玉的痴迷依旧不减。现在,每次把一块和田玉籽料捧在手里,他都会认真地琢磨,捧在手心里的像是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交流,等陈天四摸透了这块籽料的“脾气”,他才会开始动手设计。

2007年,陈天四开始将玉雕作品送评参展,《金葫芦笔洗》获得2015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龙凤呈祥》金奖、《苦禅》银奖,至今已经获得金奖、银奖、铜奖、最佳创意奖等28个奖项。他最喜爱的是金奖作品《龙凤呈祥》,2公斤的和田玉籽料,让他利用俏色巧雕而成,左侧龙腾空而起,利爪凌空,白色的身体上是金色原皮的鳞甲;右侧与龙对应的凤,俏色巧雕用上了原石的黑、红、黄、白皮色,让万鸟之王的彩凤,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玉雕作品之上。在展会现场,北京一位和田玉收藏家出价250万元要收藏,都被陈天四拒绝了。

如今,63岁的陈天四把玩品鉴和田玉,心态极好,儿子也已自立门户开了玉器厂。陈天四凭着一腔热血用玉雕作品说话,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郭坤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