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绒鸟绒花:手艺易学 感觉难找

2016-01-18 13:3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艺易学 感觉难找

张宝善《教五子》

  

北京绒鸟厂还在的时候,技术组每次开发新产品的时候都会做出详细的“计划”,即每个部位需要多大尺寸,需要多少号的铜丝,如何配色等等。1998年北京绒鸟厂停产的时候,这些“计划”资料并没能保存下来,所以当蔡志伟跟师父高振兴学习绒鸟制作时,首要任务便是复原整理这批资料。

高振兴曾经对蔡志伟说:“如果我一个礼拜做一样东西,能20年不重样。”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蔡志伟白天跟师父学习绒鸟的制作,晚上把学到的制作技法及作品的详细“计划”进行整理、总结,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厚厚一本。

绒鸟的前身是绒花,起源于唐朝。相传唐朝有个妃子因为额头有疤痕,需要戴花遮丑,夏天还好有真花,到冬天就麻烦了。聪明的艺人就开始用彩绸、蚕丝等各种材料做花,这就是绒花,到了清朝因为旗人妇女喜欢佩带花,所以绒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解放之后,张宝善根据绒花的制作工艺创作出了绒鸟。起初绒鸟没有腿,因为粘在纸板上,所以叫“纸板鸟”,后来绒鸟艺人夏文富利用铁丝缠绕法做出了鸟腿,解决了绒鸟站不起来的问题。

张宝善是个十分认真的人,特别注重细节的表现,“他对粘活儿特别重视,就连熬江米糨子都不马虎。江米粉已然很细,但他蒸之前过箩、蒸之后还要过箩篦一遍,粘的时候虽然糨子用的不多,但又结实又好看。”不仅在工艺上追求完美,他还尝试用差异比较大的颜色进行搭配,制作出来的绒鸟特别好看,因此也得到了“绒鸟张”的美誉。

一次张宝善去南方传艺,在一个农家院里见到公鸡母鸡小鸡在窝旁嬉戏,温馨而灵动。回去他便根据所见情景创作了作品《教五子》:五只小鸡围在公鸡、母鸡身边,或等待母鸡哺育,或两人互让分享,融“教五子,名俱扬”于其中,充满谐趣,又有教化。蔡志伟也曾经做过这个作品,但怎么做都找不到那种感觉和味道。

前辈对待绒鸟的精神令蔡志伟敬佩,也促使他尽自己所能搜集更多的资料,为绒鸟这门手艺的传承攒下底子。师父高振兴没教他做绒花,但他发现好多人对这玩意儿情感很深。经多方打听,他得知师伯刘存来在武清,特地登门求教,刘存来当时怕老手艺丢了,让夏文富做了套头花留下来,一共有三十多个品种。蔡志伟把这套头花借过来,一边做一边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师伯求教,终于掌握了绒花的制作技艺。

绒鸟的选材条件苛刻,但现在制作材料并不好找,“特别是蚕丝,现在都按吨卖,一吨要三十多万;铜丝型号也比较多,不好找。”为此,蔡志伟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大宗订货买样品为由买些蚕丝样品;铜丝也只能用漆包线代替,把漆烧掉,留里头的铜丝。

在蔡志伟看来,一门手艺,特别是绒鸟制作这门手艺,学起来容易,而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却需长时间的勤学苦练。“虽然有固定的工序,眼见着师父在面前一步一步演示,到自己上手去做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这种感觉偷不来,需要自己慢慢琢磨和体会。”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云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