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增加阅读新篇目,包括科幻巨匠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成独立板块分值增至10分,大作文首次增加缩写、扩写和改写;数学增加阅读量,提高几何与作图题难度;英语写作样式更加灵活,总分不变仍为120分;物理取消所有填空题,实验探究增至48分……今天,2016年北京中考说明正式发布。
教育专家分析称,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阅读能力仍是考查重点,并且不仅局限在语文学科考查中,甚至会延伸至各科。
语文:阅读篇目首增科幻题材《海底两万里》
根据《中考说明》,今年中考语文科目将名著阅读从去年的基础题运用中独立出来变为单独板块,分值也从去年的7分变为今年的10分。这与今年的《高考说明》中注重对名著的考查一脉相承。今年,中考语文的阅读篇目新增了《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两篇。
据精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张智钦介绍,《海底两万里》作为科幻小说首次入选《中考说明》的阅读篇目中,这是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凡尔纳的作品。
据了解,科幻题材早在2015年中考便走入考生视野,还成为当年大作文的选择之一。被选入试卷的科幻小说《超级智能住宅》描绘了人类未来住宅的神奇面貌。据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富霄菱介绍,这是北京中考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科幻小说阅读,以往阅读以选择散文、记叙文居多。
今年,科幻题材继续“吃香”。据了解,目前京城一些学校已经将科幻题材选入语文课本,例如景山学校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纳入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作品,包括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哈利·波特》以及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品。科幻题材“受捧”,在张智钦看来,是命题方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体现。
大作文一直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据张智钦介绍,2016年,40分的大作文首次增加缩写、扩写。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问题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评分标准增加了对想象力的评价。
此外,2016年中考对书法欣赏要求更高,默写难度增大,文言文中首次出现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要求。
数学:增加阅读将成为“新常态”
2016年中考数学删除了“会确定分式有意义或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内容。
此外,“一次函数结合图像与表达式,理解当k>0和k<0时,一次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由理解调整为掌握;从了解调整为理解的三个内容是“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据精华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徐书分析,2016年中考数学多处增加“阅读”的要求,阅读量增大将成为未来数学考查的新趋势。此外,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是数学的“考点”之一。徐书认为,这就需要学生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注重生活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据了解,今后,数理化试卷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增加阅读量都将成“新常态”,尤其阅读量将“可能一次比一次大”。
英语:作文“二选一”
与此前传言不同,2016年中考英语仍考66道小题,满分还是120分(听力依然占30分)。《中考说明》没有任何变化,包括分值分布、考试时间、题型、1527个词汇量、难易程度等都跟2015年一样。
2016年英语的一大变化体现在作文上。2014年以前,英语写作基本上考提示作文,即一段中文提示+几个英文单词提示。2014年起,英语写作改成了“针对3个英语提问回复邮件”。2016《中考说明》样题中,第一次出现以上两种模式并存,即既可以考提示作文,还可以“针对3个英语提问回复邮件”。
据分析,英语写作题将更加强调语言的综合应用,今年中考可能会从环保、交通等社会热点,传统文化以及北京特色文化等方面出题,考生可加强这方面备考。
物理:首次删除填空题 实验增至48分左右
此前中考一直沿用的填空试题在2016《中考说明》中全部删除,这在北京中考历史上尚属首次。
两道计算大题“电学应用题”及“滑轮压轴题”的分值从8分降至6分,与删除的填空一起减少的分值全部加在了实验上,导致实验从过去的38分变成了今年的48分左右。此外,物理新增“波长、频率和波速”以及“电磁波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两个考点。
据精华学校初中物理教研组组长韩盛乔分析,今后物理考试的趋势将更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此外,他还认为,物理考试风格也将更加注重贴合实际生活、生产、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以及更加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以及注重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化学:最易丢分仍是实验部分
2016中考化学总题量约为38道题,选择题仍为20题(20分),非选择题60分依然分8个模块:生活现象解释、科普阅读、生产实际分析、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基本实验、实验原理分析、科学探究、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化学科目删除了“知道无机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知道什么是元素”“知道常见酸、碱的腐蚀性”三个考点。据分析,考试中最难且最易丢分的部分依然是实验,预计试卷信息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