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病房》剧照
刚刚在先锋剧场开始首轮演出的话剧《特殊病房》意义非比寻常。这不仅是国家话剧院国话首次启用“90后”青年导演来进行新创排经典剧目,未来还将成为国家话剧院“世界经典”创作板块中一部着力打磨的力作。
《特殊病房》由当代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编剧,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担任艺术指导,“90后”青年导演赵以执导。该剧曾荣获1999年戏剧文学最佳剧作奖提名、2000年托尼最佳戏剧奖提名。这部两幕话剧讲述了一个充斥着贪欲的保险业成功人士,他和两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律师和一个护士,人物的回忆穿插拼接起一个犀利严酷的故事,极度贴合当下社会现状的同时也带着批判性色彩。
作为本剧艺术指导,王晓鹰表示:“2015年是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今年国家话剧院演出了两部阿瑟·米勒的作品,一部是复排的保留剧目《萨勒姆的女巫》,另一部就是这部新创排的《特殊病房》。”
担纲本剧导演的是国话“90后”新人赵以,他第一次读完剧本就感叹道:“这个戏离我们太近了。剧本所引发的深意值得深思,特别希望能和剧组成员一起共同创作一个有力的、属于我们内心的艺术表达。我们‘90后’来排演这部戏,不但有正面的价值导向,还会让观众走进剧场看到这部戏后产生很多思考。”
曾获得过白玉兰奖主角奖和中国话剧金狮奖、热衷于话剧事业的“老戏骨”李建义将在话剧《特殊病房》中扮演男主角莱曼。莱曼纠结的回忆,反映了莱曼在两位女人间奔波的场景。在最后莱曼的独白中抛出了“就算一个人摆脱内心的道德束缚,但依旧无法逃脱情感困顿”的终极问题。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认为,该剧本身在具备相当现实意义之外,剧组是“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队伍,有“传帮带”的意义,体现了剧院的传承。他透露,国家话剧院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新人新作”的计划,明年剧院也将实施“青年戏剧创意空间”计划,建立国家话剧院的青年戏剧人才培养计划。
该剧将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持续演出至本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