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仍是“老炮儿” 录制前喝点小酒就敢“胡说”

2016-01-13 14:3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崔健没变 仍是“老炮儿”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歌手发片的黄金时节,在去年年底的发片大潮中,歌迷们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崔健。这张《光冻》是崔健暌违十年带来的新作品,然而这十年崔健并没有远离公众的视野,他坚持“真唱运动”、拍电影、出现在各类音乐节的现场,他的那顶缀着五角星的白帽子始终是他鲜明的标志。《光冻》仍延续着崔健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此同时,他还在歌唱竞技节目《中国之星》献上自己评委首秀。推荐歌手、现场点评,崔健总是因为刻薄、挑刺的直言直语而引起网络上沸腾的争论,但熟悉崔健性情的人都知道,非如此,就不是那个崔健了。

建议记者不要用手机听音乐

崔健是在去年与索尼音乐的签约仪式上,正式宣布发行新专辑《光冻》的。对于这张专辑的作品,崔健显得十分关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崔健一上来就询问记者听了他的新歌没?感觉怎么样?当听说记者是用手机在线听的,崔健表示出一些不快:“不要用手机听音乐,低音全部没有。”但他转念一想,又道:“但这种听音乐的方式造成了一种时尚风格,人们不在乎,就是要一目了然,我们确实没学会,还没有适应。”

崔健形容自己的专辑就像厨师准备了一个星期才做成的晚饭,仔细打磨,唯恐有所缺失,“但那些快餐半个小时就做好了,也很好吃,就是这么个区别。”

虽然是新专辑,但实际上,除了《死不回头》是一首新歌,其余的歌曲早在今年前都已陆续问世,比如《滚动的蛋》崔健在多场演出中演唱过,《鱼鸟之恋》是崔健与央吉玛为电影《蓝色骨头》演唱的主题曲,并曾在去年《我是歌手》上被他和谭维维重新演绎。崔健表示,这几年来新歌曲一直在发,但始终没有找到好的契机来集结成专辑。而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时候了”。对于“光冻”的主题,尽管有些概念化,崔健还是尽力在诠释:“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光冻了,特别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这首歌描述的就是没有变的东西。”

录制前喝点小酒就敢“胡说”了

崔健不否认参加综艺节目有利益的驱动,但他觉得,就像做音乐一样,在满足利益之后,还要追求价值观。然而每当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让他发现很难做到。“大多数人只要平面,不希望进入三维空间,能寻求简单的快乐就够了。在三维空间里,很多人觉得听不懂,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在《中国之星》的录制中,崔健不希望像其他的点评嘉宾一样就事论事,蜻蜓点水,他总想去剖析一下歌曲乃至歌者背后的情感与意义,他告诉记者,其实录制现场他说了大量“非音乐”的观点,比如对当下文化现状的一些看法和批评,当然,最后都被剪辑师剪掉了。

“我发现世界上最残酷的就是剪辑师,他们居然把我真实说的话能剪成那个样子,完全不是我的本意,但一看那个画面就是我说的。”崔健无奈地说。

不过好在,出现在《中国之星》上的崔健还是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此前,很多人认为崔健没有娱乐性,成天板着个脸。崔健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误读:“娱乐自由是摇滚乐很重要的因素,我喜欢摇滚乐就是因为娱乐。”他透露,自己在生活中其实挺娱乐的。“我喜欢跟好玩的人在一起,我受不了成天端着那种。”这次每场录制前,他都会喝点酒,让自己可以放松起来:“喝点酒就能胡说八道了,爱怎么着怎么着!”

不担心被年轻人横扫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老炮儿》中,许晴饰演的“话匣儿”多次哼唱起崔健的《花房姑娘》。在乐坛,崔健也是名副其实的“老炮儿”,“老炮儿”看《老炮儿》,更是别有一番感慨。崔健点评这部电影:“我很喜欢看,因为它尊重人体的自然情感,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能量,看完片子后有一种温暖感。”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地给管虎挑刺:“整个片子价值观还是不明确,感觉有点像抬杠,就是不服嘛,自己不太清楚自己要什么。”崔健认为管虎最好的影片是《斗牛》,有更宏观的历史观,但遗憾的是没有太多观众关注。“所以市场还是喜欢情感的,不喜欢说教的。”

在电影《老炮儿》中,“老炮儿”遭遇年轻人和新的社会习惯,表现出强烈的不适感。这样的场景也同样出现在如今充斥着“小鲜肉”的娱乐圈。崔健对此也曾发表过观点,但他也无奈地说,自己的言论,总被标题党解读成“崔健炮轰小鲜肉花钱雇粉丝炒作”。“实际上就是借我的口制造一些事件。”崔健说。

崔健认为如今的年轻偶像青春活力颜值高,连他自己也喜欢看。“这是人的生理本性,很自然会带来利益空间。”但崔健认为,这些娱乐化的偶像,不能够完全取代那些“有理想的、不在乎高颜值的、不被当肉卖的”艺人。“即便那些小鲜肉,也是人,也有灵魂,他们的内心是不是被尊重了?”

面对当下的娱乐圈,崔健表示,并不担心年轻人会给他这样的“老炮儿”带来太多压力。“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永远是有区别的,没有可比性,话说回来,我们当年一出来,也是横扫市场,也比那些老艺术家们市场价值高。”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