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爆款《太子妃》有什么能耐

2016-01-13 08:52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当红网剧仅两周播放量破两亿,新一代的娱乐方式横扫而来 “网红”爆款《太子妃》有什么能耐

本报记者 庄小蕾

这一个月,只要你上社交网络,就不可能躲过“太子妃”三个字。

由北京乐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古装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以下简称《太子妃》),自去年12月13日在乐视网播出后,获得市场和口碑双丰收,一跃成为跨年的网红、爆款。

不但剧中主演集体爆红、《太子妃》剧组还隔三差五上微博热搜,在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星期,各路微信公众号更像说好了似的集体为它“保驾护航”,从摄影、主演、制作、职场等多个角度把它挖了个遍。

这种全民“安利”(网络用语:推荐)营造出的“太子妃现象”,不久前似乎只有《伪装者》和《琅玡榜》享受过。而作为一部缺乏大牌的网络自制剧,能获得市场和口碑双丰收,确实令人意外。

《太子妃》即将收官,昨天,微博上还曝出了大结局剧照,引得无数网友感慨“舍不得”。

而我们更关心的是,又红又雷的神剧《太子妃》到底有什么能耐?它对于今后的影视剧制作和营销,又有什么借鉴价值呢?

当红网剧

刷出惊人大数据

《太子妃》该剧改编自鲜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男儿心女儿身的“太子妃”一路顺利地升职为“太后”的故事。导演侣皓吉吉是著名编剧海岩的儿子。而主演张天爱、盛一伦、于朦胧等都是新人。

如果用最流行的大数据来解剖《太子妃》,会得到一幅不错的横截面。

1、上线48小时播放量即突破1000万,开播仅9天,网络播放量累计破亿。播放两周后,播放量破两亿。

2、截至1月7日,《太子妃》为乐视带来的新会员人数超过50万,直接收入超过1000万。

3、该剧每周都上微博热搜,微博讨论量破10亿。

4、“太子妃”张天爱成新“国民老公”,一日吸粉25万。她和“太子”盛一伦、“九王”于朦胧近期将参加《快乐大本营》录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太子妃》一路高歌猛进,为2016年的网剧开了个好头。事实上,根据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2015年共有355部网剧上线,并有多部点击量突破十亿。网剧的井喷时代正在成为现实。

认真地搞笑

这也是一种态度

更多人关心的是,《太子妃》的成功之路是否可以形成模板?它又会如何搅动市场?

《万万没想到》、《夏洛特烦恼》电影的营销策划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太子妃》很难复制,但它的成功起码为不少网剧指明了一条出路:“不管雷点还是槽点只是表象,《太子妃》的创作还是很认真的。文化产品应该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为第一诉求,现在的年轻人需要轻松、解压、好玩好笑的剧。只要本身制作质量过硬的、契合播出平台气质和受众人群观剧心态的,会比较容易走红。”

而《太子妃》认真创作的态度则是其走火的关键点。

例如,在大多数剧组都恨不得用尽高大上的词汇往自己脸上贴金时,《太子妃》却一脸耿直地说“我很穷”,只能用一台鼓风机营造衣袂飘飘的既视感。可这种“反萌差”,却正好对了年轻人的胃口,被誉为“完全不装的神剧”。

又比如,剧组认真搞笑的劲头,让人想起当年的《武林外传》。男心女身的太子妃的爆笑故事,满足了上班族减压的需要。侣皓吉吉曾说,剧中设置了 300 多个可供吐槽和讨论的地方,不过真正能引起话题的只有 20 多个,每一个点均在掌握内。这份贴心为网友提供“槽点”的诚意,也取悦了网友。

还比如,剧组穷则志坚,造型雷而不low,主创的好多造型借鉴自时尚周的走秀款。《太子妃》的监制甘薇也释疑说,剧组的“穷”其实是相对的,“这部35集的网剧总体投入达到2000万,相当于每一集的制作成本将近60万,换算成分钟的话,大概每分钟成本在1.9万-2.8万之间。”在网剧中,这个制作成本已经算精良了。

二次元、低龄化

受众催生新营销模式

受众低龄化、二次元化,也会是市场变化的一个趋势。

如果分析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走红的影视剧,不论是《伪装者》、《琅玡榜》还是《太子妃》,他们的传播食物链都是一样的轨迹:网站火爆、弹幕大军——自来水上微博热搜——公众号敏锐捕捉——各路微信小号跟风报道——传统媒体报道——新一轮口碑营销。

而在这条传播食物链最上游的网站受众,多数就是95后和二次元人群。搞定了他们,营销起来就事半功倍。

尝到了《太子妃》甜头的乐视网副总裁何凤云透露说,根据他们的调查,现在15-17年龄段中,二次元、漫画、轻体小说很火,乐视会提前布局,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过几年,他们就成长为网剧的受众。为此,乐视2016年已经尝试将漫画、二次元直接改编成网剧,不久就会发布相关信息。

换句话说,2016年,二次元、轻体小说很可能走红,改编网剧、影剧联动将成趋势。

事实上,现在有不少影视制作公司已经开始跟一些熟悉二次元市场的团队合作。耀客传媒的瞿俊告诉记者:“《太子妃》之后,肯定会有更多剧在剧情创作中有意识地埋下能引发二次元开脑洞的点。”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 庄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