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京城】老北京回不去的乡愁(5)

2016-01-06 14:49 千龙文化

打印 放大 缩小

d

蓟城纪念柱立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本图来源:千龙网京华论坛 幸福老货)

e

本图来源:千龙网京华论坛 幸福老货 

寻根

北京的“根”在哪里

侯仁之先生说:“一个人,绝不可以忘记自己的过去;一个如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也绝对不可以忘记自己的起源。”

早在几千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城”。

“蓟”和“燕”是北京地区两个自然生长的邦国。它们是商朝在中国北方的屏藩。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商灭纣”,建立周王朝。为了加强它对中国北方的统治,便分封了先圣王(一说黄帝,一说尧帝)的后裔于蓟。“蓟”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到了成王时,又封周王室的召公于北燕。“北燕”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春秋时期“蓟微燕盛”,“蓟”被“燕”所灭。又因“蓟”城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是中原与塞上往来的交通枢纽。其交通地理位置明显地优于“燕”城,遂决定将都城也迁到了“蓟”城。

“蓟”的得名源于蓟丘。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中这样说:“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有关专家考证,“蓟丘”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附近。依据《水经注》中所记有关“蓟城”的河湖水系,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其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内外一带。

1995年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原宣武区人民政府在广安门北侧的滨河公园内,竖起了一座“蓟城纪念柱”。

“蓟城纪念柱”整体呈磨角长方体,状如汉阙,高8.5米,气势挺拔而凝重。其上隶书16字:“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蓟城”是北京城的源头,是北京的“根”。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内容来源于北京日报 北京晨报 北京地方志等。)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