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京城】老北京回不去的乡愁(3)

2016-01-06 14:49 千龙文化

打印 放大 缩小

b

论茶

老北京为何爱喝花茶

“除了花茶不是茶”,老北京不产茶,但嗜饮茶,饮则必饮花茶,而茉莉花茶在其中地位不可替代,甚至茉莉花又被老北京戏称为“茶叶花”。

老北京历史上或产茶,先秦时黄河流域月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至5℃,适合茶树生长。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茗,荼芽也。”可资证明。但茶叶真正被重视当在唐代,宋代才普及,即所谓“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此时北方气温下降,想饮茶只能从南方舶来。

随着明清两代以北京为统治中心,江南对花茶的喜好渐渐冷却,因新茶经窨制后多成陈茶,失去了清新的豆香气。但在北京,花茶却成了标准饮品,一者北京地下水较硬,偏苦涩,不宜绿茶;二者北京与游牧民族来往多,后者长年饮砖茶,不习惯绿茶的寡淡;三者茉莉花可以治泻肚,有助消化。

花茶能窨制成功,因茶叶中含棕榈酸和烯类等物质,能吸收和固定香气,越高级的茶中,棕榈酸含量越高,则吸收力也就越强,绿茶加工成花茶,确实能避免其在旅途中“串味”。

老北京称花茶为“香片”,不饮香片会被茶客们耻笑,梁实秋来自南方,喜饮龙井,却挡不住香片的诱惑,常饮“玉贵茶”。“玉贵茶”据说是由他家一名叫玉贵的旗人创制,以一半清茶、一半香片入壶,然后冲水。

老舍先生嗜茶,但他既喝花茶,也喝绿茶,一次去莫斯科开会,老舍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看只剩半杯,就给倒掉了,老舍很不高兴,说: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中间不换茶叶的。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