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粉房”

2017-04-23 09:3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唯美的“粉房”

      我说的“粉房”,是指位于原宣武区东南部的“粉房琉璃街”;这一地区的老住户们,街坊四邻都习惯仅用“粉房”二字称呼这条美丽而熟悉的街巷,简便顺口之外,还包含着一股子亲切劲儿。

粉房琉璃街与“琉璃”并没关系。史料记载,这里自明朝初年开始形成街巷,当时有一个姓刘的人家在街里开了制作粉条的作坊,因制作的粉条远近闻名,于是这条街就被叫做粉房刘家街,至清朝末年时改称粉房琉璃街。

粉房琉璃街位于原宣武区菜市口以东,北口在骡马市大街,南端至南横东街,全长约六百多米,是一条南北走向、比较平直规整的胡同。胡同北头东侧有响鼓胡同、福州馆街、高家寨胡同与虎坊桥大街相通,而在西侧,则有北堂子胡同与果子巷相连。

进入“粉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街道两侧早年间栽种的国槐,从胡同北口开始一直延绵不断排列到南端,那树梢高耸,好像接入了云天,枝繁叶茂的树冠分别从两侧向中间延伸,在胡同上空交织重叠。每年从盛夏到初秋浓荫蔽日,仿佛是给整条胡同都搭建了绿色天棚,炙热的阳光从密密麻麻的枝叶间照射下来,落在地上就只剩下斑驳陆离的碎影,暑气顿时消退了不少。街坊们常常在树下摆上一张小木桌,再沏一壶香茗,坐在板凳上摇着缝着布边的大蒲扇优哉游哉地消暑纳凉,遇到下小雨都不必忙着躲闪。到了冬季漫天飘雪的时候,放眼望去,房顶上全是洁白厚厚的积雪,大树身上也挂满了雪花,整个胡同就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粉房琉璃街虽然是从做粉条起始,但史料记载这里曾经会馆云集。古老的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不少人刚来北京时的立脚点就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北京的会馆于明代开始兴起,到清代达到鼎盛,据光绪十二年出版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北京大大小小的会馆达四百余处。只是后来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同乡会馆文化集聚功能逐渐衰退。尽管如此,“粉房”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仍然散发着十分诱人的气息。前些年,曾有记者调查统计,“粉房”现存数得着的会馆遗存大约尚有七八处,即29号的龙锦会馆、69号的廉新会馆、85号的萍乡会馆、104号的河南会馆、109号的解梁会馆、115号的新会会馆和117号的阳江会馆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位于南口西侧115号的新会会馆,因为戊戌变法主要倡导者之一的梁启超先生“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期间,就居住在新会会馆。据白鹤群先生的《粉房琉璃街新会会馆》一文记载:“新会会馆东西长53米,南北宽40米,会馆大门朝东,由东院、中院和西院三个小院组成,有50间房子,其中瓦房47间,灰房3间,是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当年梁启超先生就住在会馆中院的三间北房,他的不少著作都是在新会会馆完成的,梁启超将他新会会馆的居室称为饮冰室,自号为“饮冰室主人”,其著作甚至也取名《饮冰室合集》。时光流逝,百年沧桑,现在虽然只有旧址老屋尚在,已经很难展现当年会馆的非凡风采。

除了会馆,“粉房”的民居建筑也很值得称道,这里既有比较讲究、保存完好的院落,也有一般的平房,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地方仍保持了青砖灰瓦、石雕门墩的历史风貌,那些院落的大门多是双开的,有的在大门之上,竟还保存有雕刻精美的门联,真是让爱恋它的人们惊喜不已。比如“粉房”西侧的97号,它院门的建筑修长秀美,古朴凝重,两侧门墩精致齐整,走近观看,大门的门洞上方还有一个大大的楷书“福”字,虽经岁月风霜消退了原本醒目的颜色,但仍然可见那规整有力的笔触。两扇大门上的对联,因年代久远字迹已然斑驳模糊,但还能辨出是“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此门联体现了老北京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尊重与崇敬。再如“粉房”西侧的65号,它的建筑同样保存完好,门前还有青石板筑成的五层台阶,两扇门上的对联看起来比较清晰,“为善最乐 读书便佳”。

除了书香气十足的门联,这大门上的“门钹”也是老北京胡同中不可忽视的一景。北京城里的宅院中,稍有点脸面或殷实人家的院门上,几乎都有一对金属饰物,一般由铁或铜制作,装在大门的左右两扇各一个,居中成对称位置,因其形状酷似民乐打击乐器中的“钹”,故称为“门钹”。“门钹”的底面周边通常有圆形、六边形、八角形等,中部隆起如球面,上带纽头圈子,有的吊挂一扁叶状配件,有的吊挂金属圆环,所以也常常称其为“门环”。仔细观看“粉房”97号和65号,其大门上的“门钹”都是六边形的,除了色彩早已暗淡之外,保存基本完好,上面吊挂的铁环也还在,感慨之余让人不无欣慰。

院内人出门时双手拉住中部的铁环带上门,然后拉拢两环交叠上锁,可防范外人闯入。外来访客则叩响门环,那呱呱的铁器敲击声直传入院内,院内人就会来开门;亲友或熟人来时,叩响的频率和轻重都有约定,一听便可知。除了有紧急事务需重叩门环外,一般都是轻叩以示礼貌,但也常常有小孩顽皮淘气,跑过来敲击别人家门环取乐,敲完撒丫子一溜烟小跑。

胡同里燕子小鸟的叽叽喳喳、暑天里鸣蝉的知了知了、天气变幻时的风声雨声,再加上时不时清脆悦耳的叩门声,组成了独有的胡同风情乐曲。

如果在“粉房”随意闲逛,还可以看到不少房屋建筑上尚存着美丽的砖雕,图案有飞禽瑞兽、花卉博古等,虽饱经岁月风霜,却依然是那样的精致传神,栩栩如生。

我家是“粉房”老住户了,确切说是我岳母家,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有意思的是,我家房子的位置恰好是在粉房琉璃街东侧与响鼓胡同相通的把口儿,院门却坐南朝北开在了响鼓胡同边上,也就成了响鼓胡同里唯一一座门牌是“粉房琉璃街”的院子。

我们住的院子很小也并不规整,几家街坊相处却十分融洽。记得每到饭口,各家炝锅炒菜的香味儿就弥漫在小院里;每逢下雪时节,不管谁先出来,都会把小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那时北京居民使用电冰箱还很不普及,我们家就曾用过老办法,就是冬天时在屋外放一水缸作为天然冰箱,逢年过节做好的吃食,比如蒸的馒头、糖三角,炖的酱肉什么的,就都码放到屋外的水缸里,上面盖上一块圆石板,再压上两块砖头,到吃的时候再拿出来。

“粉房”环境古朴优美,而且日常生活便利,胡同内的副食店、粮店、菜站、理发店等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粉房琉璃街小学就在胡同的东侧,孩子们能就近上学。孩子们在这所小学开始知识学习的第一堂课,戴着红领巾度过了她们宝贵的小学时光。在胡同北头西侧还开有“青港旅馆”,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宾客,紧挨着的是左邻右舍都熟悉的“3元理发”,那娴熟的“顶上技艺”和平易近人的服务态度,给这里的住户和慕名而来的顾客留下温馨记忆。

对于这条胡同的怀念,人们总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其中最有特点和最有意义的,我认为当数2009年8月中旬的一则标题为《少年素描胡同“留住”自己的家》的新闻报道,“画细细长长的胡同,画雕刻花纹的木门,画斑驳的如意石墩……昨天,宣武区粉房社区琉璃街上,20多名少年端着画板,在特邀老师的指导下画这里即将拆迁的胡同,以将老北京胡同永远留在记忆中……素描现场,社区居民罗亚峰正从素描的构图、线条、明暗与空间关系入手教孩子们画胡同……市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狄兴佳抱着画板认真地修改着自己的作品,‘画的是我家的大门,这是立柱,这是门梁’……”

——那是当时粉房琉璃街社区居委会特地组织的一次活动,用素描技法画胡同,更用心灵画家园。

责任编辑:姚飞(QX0017)  作者:刘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