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首演在即 八个"代替"唱出当年中国梦

2015-12-18 08:55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八个“代替”唱出当年中国梦

历经近三年打造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方志敏》即将于12月24日至28日首演,目前全剧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该剧主创、主演在音乐、戏剧上力求以至高的艺术水准呈现一段革命英雄的感人故事。

对于这部歌剧如何在舞台上呈现,该剧导演廖向红表示,方志敏的革命生涯中,最令人感怀、发人深思的是他在身陷牢狱忍受死神威胁和疾病煎熬时,仍然以笔做武器坚持战斗,留下了百余万字的文稿。在《可爱的中国》中,他描绘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畅想,“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八个“代替”,正是二十世纪共产党人心中的“中国梦”。

表演上,导演廖向红要求演员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百万字文稿最终得以通过审讯者胡翼之手被送出,折射出的是方志敏革命气节的强大感染力。为了使“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的呈现自然贯穿,廖向红对主人公的眼神做出了特别要求,不论是远望,还是注视,演员的每个眼神都要有“内容”,才能令观众将注意力和情绪自然带入时空切换。而在“峡谷之战”场景中,革命党员死伤不计其数,只有方志敏活了下来。当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方志敏坚不可摧的内心被导演进行了具有“雕塑感”的刻画,通过“外塑”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

该剧作曲家孟卫东,为革命人物设计了贴切的音乐形象,以风格各异的唱段展现了方志敏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牢狱中的愤懑、与妻母相见时的柔情以及胡翼从反面到正面角色的转变。担任该剧的指挥家吕嘉认为,本剧以声音刻画了人性的方方面面,而几处地方音乐元素的借鉴运用使该剧具有了亲切的民间风格。唱段《假如我还能生存》是主人公牺牲后的灵魂心声,歌词取自《可爱的中国》里最深情最感人的一段话,是全剧中方志敏最酣畅淋漓的一段咏叹调。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