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相对密集的戏曲扶持政策,让地方戏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今起至2016年1月19日,来自全国的20台优秀地方戏剧目将在北京的中国评剧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及长安大戏院集中上演。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表示,本次汇演借着戏曲扶持政策的东风,是“好风借好力,戏曲迎春天”。参演剧目覆盖面广,演员和院团实力强,“一剧一评”将更好为戏曲把脉开方。本次汇演将通过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等机制,进一步搭建剧场、剧团、观众三方受益的资源平台。汇演最高票价160元,最低票价40元,其中100元以下票价占60%,以满足文化惠民的消费需求,让更多群众享受以低票价看演出的便利。
本次汇演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剧种入选,龙江剧、吉剧、评剧、晋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豫剧、吕剧、秦腔、商洛花鼓、川剧、汉剧、越剧、扬剧、黄梅戏、祁剧、闽剧、琼剧,百花齐放,给戏曲观众带来一次视听盛宴。
演出的20台剧目中,既有古老的《目连救母》,也有《红楼梦》、《梁祝》、《宇宙锋》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戏曲剧目;既有复排加工的经典剧目,更有超过半数的新编历史题材、现代题材的优秀剧目。多剧种、多题材,集中展现了我国地方戏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汇演严格坚持“以演员定剧目”的原则,首先考虑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和表演水平,再确定汇报演出参演剧目,荟萃了我国地方戏曲界中青年演员的精英,有国家一级演员13人、二级演员7人,堪称地方戏演出的最强阵容。
其中,演员吴凤花被誉为越剧界难得的文武女小生,是当今活跃在越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评剧演员王平立足白派,又深得不同流派精髓,近年更是凭借《良宵》、《城邦恩仇》的创作形成极强的舞台掌控能力。河北梆子演员王少华是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伯华之子,他扮演的徐策,既保留蒲剧的质朴特色,融汇麒派京剧身段丰富、优美、细腻之所长,还不失河北梆子剧种的风格。越剧演员杨婷娜在“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荣获金奖,享有“东方戏剧之星”称号。李君梅是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首。李雪飞被誉为龙江剧的“小白淑贤”。何云被誉为新世纪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祁剧演员肖笑波被专家称为“这样的演员全国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