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件:肖邦是波兰在中国的一面大旗
核心观点:肖邦大赛从不介意任何国家的人获得第一名,并且还要为这些获奖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摇旗呐喊,进而让更多的波兰当代艺术借肖邦的船出海。
自从2010年全球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开始,波兰几乎年年都是以肖邦“说事儿”,“肖邦年”那一年,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在中国用足了功夫,又是给李云迪、陈萨这样的肖邦大赛冠军和获奖者颁发“肖邦护照”,也不忘记与肖邦大赛毫无关系的郎朗同样授予“肖邦护照”这样的荣誉,还特邀郎朗在全球发行的动画片《会飞的钢琴》中录制肖邦的钢琴音乐……三位钢琴家在波兰的“肖邦年”系列音乐会中,也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席位,把这三位中国“新世代”钢琴的“人气王”,统统拉在了肖邦这面大旗的麾下,看上去真的是给足了中国钢琴家的面子。
之后的这几年,无一例外,肖邦都依然是波兰在中国的一面不倒的大旗,年年都会为肖邦“巧立名目”,这种的音乐会特别是钢琴家的活动特别多,与此同时,波兰的文学、戏剧、歌剧、美术等艺术项目也伴随着肖邦进入到中国的舞台、博物馆和书店、网络媒体……肖邦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就像是一张“全球通”的通行证……今年,又是一个“肖邦年”,因为有五年等一回的第十五届肖邦大赛,15年前以历史上最小年龄荣获冠军的李云迪,如今又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肖邦大赛评委。伴随着李云迪做评委,波兰使馆甚至推出了系列观赛活动,邀请中国的乐迷和“云粉”赴华沙现场感受肖邦大赛的氛围和魅力……前天下午,肖邦大赛新科状元韩国人赵成珍首秀北京,门票早早告罄,人们纷纷到场一睹新科状元的风采,这种场面绝非其他世界顶级赛事冠军可比的……那场音乐会,波兰驻华大使馆除了大使以外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到场了。
这些年来,关于肖邦,关于波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波兰人,肖邦大赛从不介意任何国家的人获得第一名,相反他们更高兴非波兰人获奖,并且还要为这些获奖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摇旗呐喊,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与之相反的是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往往宁肯金奖空缺,也极少情愿地给外国人,像美国人范·克莱本当年能够摘得“老柴”钢琴的头筹,还是要拜赐“冷战”期间前苏联正要讨好美国。我还是更欣赏波兰的做法,心胸更宽广,越是外国人获得金奖,就越是能够借机在他的祖国大力推广肖邦这个波兰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而让更多的波兰当代艺术借肖邦的船出海。这其实是“波兰文化走出去”的国策,我倒是觉得对我们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有借鉴。“走出去”不仅仅是拿着一台台“国粹”“遗产”去人家的舞台上演出就可以做到“深入人心”的,这其中的“巧实力”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