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谢伟北上办展 个展“觉有情”亮相今日美术馆

2015-11-13 09:23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警觉抽象画中的东方坐标

苏谢伟个人画展“觉有情”近日于今日美术馆亮相。作为一位常年专注于抽象绘画创作的艺术家,苏谢伟以五年一次展览的节奏,沉稳坚实地输出着自己对抽象绘画阶段性的理解认识。常年生活工作于深圳,苏谢伟此次只身北上办展,除了展示最新系列的创作,也呈现以往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可算得一个小型回顾展。

有关抽象绘画的认知在国内一直呈现出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从早期的西化模仿到后来向水墨中的意向看齐,从一种艺术史语境中的创作形式到被认为是绘画中的绘画,从拍卖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名头独领风骚到现在遍地开花逐渐已然成为市场的宠儿。这种种乱象让苏谢伟对于自己热爱抽象绘画的创作保持了冷静谨慎的态度。没有玄虚的冥想和投机,苏谢伟用实践性的研究方式,将抽象绘画的历史经历过一遍,试图在国内的各种抽象乱局中找到一条自己要走的路。回看各个时期的作品,苏谢伟从最初对于色相关系的研究,到寻找本土文化作为支撑,再逐渐摆脱作品中的“中式意向”,逐渐呈现出今天这些五光十色的视觉感受,颇有南方气韵的作品系列。

本次展览的举办还引发出一场关于抽象画与中国传统美学挪用的话题讨论,诸多青年评论家都对于国内抽象画的现状发出了真切的关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吴鸿认为,以苏谢伟为例,可以看出实践性研究式创作的方式、对抽象绘画的哲学背景和语言有透彻的分析后更有助于艺术家对市场和潮流的警觉,大胆地试错可以摒除一些符号嫁接、意象转换和装饰构成等中式抽象的流弊,从而将系统研究之后的抽象绘画语言体系根植于自己文化的历史情境中。

青年批评家杭春晓对当下抽象画的境遇有着更尖锐的看法。在他看来,抽象画作为舶来之物,人们长期将西方作为一个参考坐标的他者可以理解,但当下需要警觉的是,在强调本土化、民族化的大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想当然地将所谓的东方文化拿来使用。对于我们谁都未曾经历的过去,那些传统文化,在断断续续延续至今只有很微弱的传递呈现时,对我们来说,基本也是一种他者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之前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整理研究有着格外的意义,而不是一种对东方西方、我们的他们的一种简单划分。

北京商报记者周晓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