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智能设备的福 我们生活在“玻璃笼子”里?

2015-11-11 08:56 文汇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智能设备让我们生活在“玻璃笼子”里?

《玻璃笼子》延续了《浅薄》的思想,谈到了自动化及我们的未来。尼古拉斯认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在某种玻璃的框子里边,也就是说大家都离不开某种屏幕,每个人在讲着话的同时都会不断地看手机,被屏幕围绕和控制。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好像不借助某一种计算机或者屏幕的话,似乎就不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种无形的影响他称之为“玻璃笼子”。

《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 [美]尼古拉斯·卡尔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在这个智能设备无所不在的年代里,人类究竟有怎样的未来?普罗大众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被称为“这个时代最清醒的思考者之一”的尼古拉斯·卡尔在其新作《玻璃笼子》里说:“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和计算机包围着我们,使我们仿佛生活在玻璃笼子里一样,我们的体验变得不再那么丰富,而我们的智慧正在受到侵蚀。”

尼古拉斯·卡尔是美国的知名作家兼思想家。当我们沉浸在技术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的时候,卡尔看到的却是技术背后隐藏的“手术刀”正改变着人的大脑,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尼古拉斯·卡尔在其前一部著作《浅薄》中就曾指出:“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玻璃笼子》延续了《浅薄》的思想,谈到了自动化及我们的未来。尼古拉斯认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在某种玻璃的框子里边,也就是说大家都离不开某种屏幕,每个人在讲着话的同时都会不断地看手机,被屏幕围绕和控制。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好像不借助某一种计算机或者屏幕的话,似乎就不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种无形的影响他称之为“玻璃笼子”。

尼古拉斯·卡尔在《玻璃笼子》中指出,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操控我们。当然,尼古拉斯并不是认为自动化、计算机或者软件不好,他想强调的是:这些工具都可以被人类所应用,只是怎样应用它们能够推动人类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我想今天人类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在计算机或者自动化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大力推进的时刻,在人和机器之间,到底谁控制谁呢?我的观点是要让技术为人类服务”。 

尼古拉斯·卡尔独特的思考问题角度,犀利甚至略为偏激的观点再加上丰富的最前沿的科技案例让人读起来畅快淋漓。在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智能设备,感到离开智能设备就活不了的当下,读一读这本书,头脑也许会清醒很多。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