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的书法家学及士族生活

2015-10-20 16:0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二王”的书法家学及士族生活

wwly201510200024

wwly201510200025
上下图为明朝画家仇英所绘的《兰亭雅集图》

实际上,在王羲之年轻时,他声名远播并不是因为书法,而是因为其身上浓厚的东晋文人所常有的从容与洒脱。如今人们常说的典故“东床快婿”,其“主角”就是青年时期的王羲之。

当时的太傅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床上露出肚皮,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听后说:“这人真是好女婿!” 

郗鉴来到王氏府上,见那个年轻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个年轻人就是王羲之,“东床快婿”说法由此而来。这件事在《世说新语》及《晋书·王羲之传》里皆有记载。

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声誉开始广为人知。《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他爱鹅的故事。山中有位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声特别动听。王羲之特别想买,可是妇人不卖。有一天他带着朋友去看那只鹅,谁知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赶快将鹅杀了做成佳肴等待他们一行人。王羲之知道后觉得因为自己而导致所爱之鹅被杀,惋惜后悔了很久。

后来,王羲之为了喜欢的鹅,还给鹅主人山阴道士抄了整整一篇道德经。

传记里还记载了王羲之富有同情心的故事,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卖扇子,生意惨淡,便在每把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子被一抢而空。

据众多史料记载,王羲之是在中晚年开始创造书法新格的。《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南朝虞龢《论书表》:“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南朝陶弘景《论书名》:“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会于会稽山兰亭,欣赏山水,流觞赋诗。最后成诗三十七首,编成了《兰亭集》。在微醺中,王羲之挥毫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王献之参加兰亭诗会未作诗

王羲之在《儿女帖》中描述了其子嗣情况:“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根据后来研究者的资料,人们推断王羲之的七子分别为: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六子王操之、七子王献之。

根据《兰亭集》的全部37篇诗作可发现,当年有41人参加诗会。王羲之的儿子中,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皆有诗作,而在“已上一十六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的名单中有王献之的名字,由此可见,年少的(9岁)王献之也参加了诗会,不过未能留下诗作。

王羲之七子一女,皆擅长书法。五子王徽之的性格最像父亲王羲之,生性高傲,豪放不羁。《世说新语》里记载了王徽之为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辞官隐居在山阴(今绍兴)的王徽之,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一个下雪的深夜,他想如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这时,王徽之想起了住在剡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他便连夜乘船前往剡溪。走了整整一夜,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又突然叫人返航回家,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在七子中,在书法上,真正与王羲之齐名的还是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做官至中书令,所以史书中有时也称其为“王大令”。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行、楷、草、隶他都十分擅长。沈尹默在《二王书法管窥》中说:“大王内擫,小王外拓。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作为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也多少有些与众不同。王献之小时即开始学习书法,有一次在练书法时,王羲之暗暗从后掣其笔,未能掣动,王羲之赞叹说:“此儿后当复有磊名”。长大后,王献之有一次在壁上书写方丈大字,观者数百人,王羲之“甚以为能”。

王献之不仅工书法,亦善丹青。东晋权臣桓温,曾让王献之在桓温的扇上题字,王献之的笔墨误落在扇子上面,王献之就在墨的附近,画了一头杂色母牛,体神甚为生动。这也是“笔误作牛”典故的由来。

王羲之惟一的女儿,姓名不详,后来嫁给余姚人刘畅,生一子一女。子刘瑾,有才干,曾任尚书、太常侍卿等职。女刘氏,嫁给了谢玄之子谢瑍,谢瑍与刘氏生有一子,这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

“伯远”指谁并不确切

清朝乾隆皇帝喜爱书法,将自己的袖珍小书房命名为“三希堂”。其中藏着三件稀世珍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世称“三希帖”。王珣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根据家族关系,他是王羲之之侄。

《伯远帖》中的“伯远”所指为谁,并没有确定的结论。一种说法是怀念王玄之。王玄之,字伯远,但他结婚没多久就病逝。永和九年(353年),王玄之参加兰亭诗会时,王珣(350-401)还是个3岁的小孩子,王珣有笔力写就《伯远帖》时,王玄之已去世很多年了。

还一种说法是怀念王穆。《晋书·王导传》载,“导有六子,悦、恬、洽、协、劭、荟。”其中王洽有二子:王珣、王珉。王劭有三子:王穆、王默、王恢。王劭还有一子王谧,因为王协早卒无子,便将王谧过继给王协一家。王谧,字稚远,很多研究者根据古代命名取字的习惯,推断出排行老大的王穆,字应是伯远。王穆与王珣是叔伯兄弟,而且年龄相差不大,似乎与《伯远帖》内容更贴合,但毕竟王穆字伯远也是推断而来。

王珣是一位极有个性、极具天资的书法家。《晋书》曾记载了王珣“大手笔”的典故:有一天他梦到一位神人给了他一支特别大的笔,笔杆有房屋的柱子那么粗。睡醒后他十分惊异,并对其他人说:“此当有大手笔事。”不久,梦得到了应验:孝武帝逝世后,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

王氏家族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南北朝时期的王僧虔,其父亲是王昙首,祖父正是王珣。王僧虔擅长隶书,二十岁时已经声名显赫,深受皇帝宋文帝宠爱。王僧虔十分低调,而且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在宋孝武帝时期,宋孝武帝有心在书法界获得名誉,王僧虔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墨迹,还常常故意用拙笔书写,因此才得到孝武帝的容留。王僧虔是王氏家族中在理论上最有建树的子弟之一,他著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在中国书论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智永禅师是王徽之的后代,乃王羲之第七世孙。他本名叫做王法极,号“永禅法师”。智永常年居住在永欣寺书阁,临池学书。据说,他准备了许多较大的竹篓,用来装写秃了的笔。日积月累,居然装满了整整十筐,后来,他在门前挖了个深坑,将这十筐的秃笔埋在里面,在上面砌上坟冢,起名字叫“退笔冢”。

智永最令后人熟知的,还是他与祖先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故事。他一直秘密保存先祖的作品,后来传给了徒弟辩才和尚。辩才手里的《兰亭集序》真迹后被唐太宗得到,唐太宗命令当时的书法名家汤澈、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皇太子、各亲王及亲近的大臣,而真迹却最终不知去向。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