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在吃饭还是在吃药?

2015-10-19 10:39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七八十年代,生活质量直线上升的人们需要美食文化,于是美食漫画也就发展起来了。究竟是不是如此,我也无法下定论。毕竟日本经济已经不景气这么长时间了,美食漫画也并没有减少太多的样子……

各位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正好是晚餐时间,这里说太多关于美食漫画的事情并不会影响你的减肥计划。如果能让你食指大动,那我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最火的《中华小当家》不能算正统美食漫画

在国内最出名的美食漫画,应该就是《中华小当家》了。这部漫画曾经在1997年改编成52集动画,并且在国内播放。当时国内所引进的动画,大部分是热血战斗系的,这样与美食相关的动画算是头一个,引起了热潮。时至今日,还有人以复制小当家的料理为乐趣,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可谓真爱粉。

在这部作品当中,有数量众多的经典台词,最为人耳熟能详的大概就是那句“料理是能让人幸福的”。不过对我来说,这部作品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则是男主角那句颇为无厘头的“连心爱的人都拯救不了,我算什么厨师”……

我的天,原来厨师的作用这么大!不仅仅要做饭,还要拯救心爱的人,甚至要和暗黑料理界打个你死我活……

这哪儿是什么美食漫画呀,分明就是战斗漫画好不好!

没错,在这部作品当中,美食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好吃的食物”了,而是成为了几乎万能的、能改变世界的东西。我虽然也很喜欢这部作品,但我却把这部作品划为“不正统的美食漫画”当中。

从题材上看,美食漫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现实当中存在的食材和料理作为基础的,另外一种则是用带有明显的奇幻设定感、充满怪诞和神奇的食材和美食做支撑的。《中华小当家》正是这样的作品,极为神奇的厨具,颇为夸张的食客反映,宛如原子弹爆炸一样的料理出锅效果……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种美食都不太可能在现实当中出现。

无怪乎每年春节有超大型烟花燃放的时候,总会有人吐槽说,哎呀,小当家的料理又出锅了。

真实系的王者——《美味大挑战》

漫画总是在夸张,美食漫画更是在挑战通过视觉来刺激味觉的极限。为了能达到这种真实感,很多正统系美食漫画总是有小说原著或者现实案例的,这其中最负盛名的,应该就是怪物级的美食漫画《美味大挑战》了。

目前我很难考证出最初的美食漫画究竟是什么了,据说手冢治虫曾经画过美食漫画的短篇,但其表现内容和如今的美食漫画已经完全不同,他更倾向于对“饱腹感”的思考,而不是对美味的享受。不过要说从诞生起就延续至今的美食漫画,那非《美味大挑战》莫属。这部作品从1983年开始连载以来,早就已经超过1亿本的销量了。漫画以描述“究极料理”的制作及男主角山冈与位居日本第一美食专家的父亲海原雄山之间对于料理的斗智、斗力的剧情为主,其间又穿杂山冈与女同事兼伙伴的爱情故事。以寻找创新菜色为主轴,主角吃遍了大街小巷、名山大川。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漫画的作者是个写实派。漫画常常会断了连载,原因是画这部漫画需要到处取材,去发现新的内容。

据报道说,2013年日本大地震之后,这部漫画开始了新系列的连载,主人公在震后亲自走访从青森到宫城的受灾地区后,为了了解发生核电站事故的福岛的真实状况,而亲自到了现场去了解情况,向大家描述东日本大震灾以及核电站事故后的福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对现实的执着,才造就了这种销量超过1亿本的美食漫画吧。

不光是美食更是温情故事

吃饱了就是幸福的,这个理念在各种美食漫画和电视剧当中总是有充分的表现。而《深夜食堂》这部作品,则是将美食之外的温情发挥到极致的作品。

这部作品在漫画大热之后,又制作了系列日剧以及电影版,颇受国内小清新观众的喜欢。那种淡淡的气氛当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餐馆中,这里的菜单只有猪肉味增汤套餐一种,但是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现有食材做出各种料理,而且他还会和客人一起带出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来小餐馆的有各式各样的客人,有黑社会分子,有没名气的演员,还有各种上班族。

所有的美食都是那么平易近人,而所有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真实。这部作品的火热,绝不会是因为美食,但也不能少了美食。

另外一部治愈了无数孤独都市人的作品,则是《孤独的美食家》。这部漫画最初是在1994年到1996年连载的,本来已经连载结束之后,又在2008年复活过一段时间。作品讲述的是一名独自经营进口杂货商店的男子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作品中登场的餐馆全部都是实际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众化的餐馆,只不过作品中并不是单纯地描述食文化,而是着重表现主人公吃饭的场景以及心理描写。

不过,该作品真正在国内开始火爆的,是因为2012年《孤独的美食家》的电视剧。对比漫画当中那个看起来十分坚强而且自我意志超强的男主角,电视剧里由松重丰所饰演的孤独大叔形象似乎更加平易近人。

这部作品和曾在国内同样火热的《一人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当中,吃饭往往不单纯为了获得营养、延续生命,而是被赋予了社交的作用。吃饭不叫吃饭,而是叫饭局。而《孤独的美食家》却告诉我们,哪怕在孤独当中,独自寻觅美食,也要吃出精彩来。

前方高能预警:不是吃饭 是吃春药

如今这个时代,美食类作品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2012年11月开始在周刊《JUMP NEXT!》上开始连载的《食戟之灵》,今年4月做成了动画,将美食漫画做了一种新的定义。

和一般的美食类作品一样,这部作品也使用了类似料理对决的设定,在一所超高级料理学校当中,学生们要经过严酷的锻炼才能毕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被淘汰,只有最后毕业的人才是厨师界的精英。而在校园生活当中,如果两名厨师发生了纷争,就要通过“食戟”这种方式进行料理对决,赌上等价的东西之后,做出符合题目的料理交给裁判去评定,胜利者将赢得对方赌上的东西。

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设定,料理效果上做了极为大胆的尝试。以过去十分夸张的《中华小当家》为例,食客们吃了料理之后,无非是满面笑容,赞不绝口,同时背景音乐也变得欢快无比。他们的台词,最多也就是“这个面,仿佛突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体内涌出来,这个汤又醇厚又香浓,用大量的骨头经过很长时间熬出来的汤头,与其说在喝,不如说在吃,这个面经过揉打,咬起来嚼劲十足”云云……可是在《食戟之灵》当中,吃了料理的人们往往会出现以下反应:

腰软了,腿软了,满面红光,香汗淋漓,扭扭捏捏,甚至衣服都爆了……

大哥,你这哪儿是吃饭啊!分明是下药了吧!

于是,这部作品也被爱好者们称之为“春药之灵”。

正是这种挑战限制级的表现,让这部作品的动画版在引进的时候不得不做了剪辑,声优们的卖力演出也让人浮想联翩。

目前该作品仍然在连载中,动画也没有放完。据我初步统计,男主角已经让超过两位数的人尝试过吃春药的感觉了,不愧是药王啊……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  作者:鲁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