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展新颜——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乡村文明见闻

2015-10-14 15:33 中国文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乡村文明展新颜——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乡村文明见闻

金秋十月,走进垦利县胜坨镇,宽敞的公路整洁有序;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新建的农村社区高楼林立,设施齐全,许多农民正在装修新房;在农家院里,青砖白墙红瓦房,如今炕头换大床。不见过去柴禾垛,街口新布垃圾箱。农村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乡村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是胜坨农民的新标杆。去农家书屋,学电脑科技,看“四德”墙画,唱现代新戏,成为该镇农民的新生活。


垦利县胜坨镇海北村风貌


东王村文化一条街弘扬传统美德。


农民文艺表演队活跃乡村。

胜坨镇按照“生态文明典范强镇”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专项行动,从清脏治乱、城乡环卫一体化,到五化改造、改厕改净新生活,再到移风易俗、崇尚文明道德,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优美的社会主义新村居。该镇把改善村居人居环境作为突破口,资金投入向村庄倾斜,全力打造靓丽村居。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示范区建设村道路硬化7.4千米,村庄绿化植树12000棵,安装路灯2130盏,粉刷墙体18万平方米,建成16条“文明文化一条街”。每村投资3至8万元,对“三堆”进行清理,共清理“三堆”12000余吨、垃圾7800余吨。在环境整治的同时该镇也不断提升村居的硬件水平,投入775万元,健全环卫保洁工作体制,配备保洁员332名,垃圾箱3200只,购买侧翻式密闭垃圾运输车8辆,建成垃圾转运站1处,建设建筑垃圾填埋点61处,确保清运垃圾及时,做到日产日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每间隔百米布置的垃圾桶方便了农村垃圾收集。


挂筒式垃圾清运车在农村清运垃圾。

环境美了,心灵更要得到滋润。该镇突出“讲文明、树新风”、“传统美德”、“诚信”等主题,充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农家书屋等阵地,通过树立“四德榜”、制作文化墙、开设宣传栏、开展主题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和“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本着“一个典型,带动一村群众”的理念,对先进典型进行张榜公示、宣传表彰,让典型引领“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东王村王大江被评为“首届最美东营人”、“垦利第二届道德模范”,小巴家村苟增玉、尚庄村尚文岭获评“东营第三届道德模范”,苟增玉还荣获2014年度“中国好人”。在典型的示范带动下,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四德”模范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海西村村民在健身广场健身。


75名环卫工人领到了崭新的垃圾收集车。

该镇为盘活乡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大力实施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列支180万元,专项用于文化惠民工程,形成了“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服务中心——村文化大院”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目前,全镇已建成文化大院59个、农家书屋30个、健身广场46个,组建庄户剧团4个、文艺表演队18支、秧歌队37支。投资40万元建设了史王村四德小广场和四德一条街,投资10万元建设了东王社区乡村剧场。大力开展“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今年以来,该镇邀请县文广新局协助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10期,培训文艺骨干3000余人次;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各村自行举办各类主题文体娱乐活动2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全力普及文明风尚。该镇59个村全部建起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并设立红白理事会章程,统一规范上账礼仪标准和流程。过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歪风邪气的现象明显改善。目前,正在对各村移风易俗工作进展加强督促,努力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新风尚。现在,该镇农村办理一起丧事前后花费仅需要2000元。

如今胜坨镇的农村景美人更美,处处焕发昂扬生机,城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已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无形资产”,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张建超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