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寻找“遗落”的美好

2015-10-14 14:26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农村。10月1日至5日每晚21:50,央视纪录频道(CCTV9)将两集连播纪录片《美丽乡村》。纪录片用生动鲜活的视听语言记录下当代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活百态、村民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美丽乡村》共分十集,分别为《天之涯》、《海之角》、《水之乡》、《山之谷》、《关之北》、《云之南》、《草之原》、《土之丘》、《江之畔》、《人之初》,记录了西藏、新疆、宁夏、海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等全国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同的地理地貌造就的不同乡村生活。

《土之丘》、《关之北》两集的导演张宝刚对于黄土高原村民们的淳朴印象深刻。“宁夏南长滩村,隐藏在群山之中,黄河峡谷之畔,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以及黄河天险,整个村庄与世隔绝,黄河上的渡轮是村庄进入外面世界的唯一出口,因此整个村庄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俨然就是世外桃源。在拍摄之前我实地去调研,村长带着我去村子里了解情况,当时正值南长滩村大红枣、梨子的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家里都没有锁门,村长带我进入如去自己家一样熟悉,去黄河边的沙地上去寻觅正在收获的村民,村民很热情,大红枣、金色的梨子都一股脑儿塞给你。”那里耕作的艰辛同样令人震撼,“宁夏火石寨里,年过半百的回族农民教师姚建平和他的老伴儿要在十一假期里独自完成近30亩土豆的收获,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提前在家里利用土豆做好一天的食物带到地里去,然后一整天时间都呆在地里……而且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每天早晚都去清真寺做礼拜祷告,即使在收获的时候也依旧,风雨无阻,这种虔诚让你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这片古老、贫瘠的土地。”

“在传统里劳作并非是苦,认为劳动是苦只是近代才兴起的观念。如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找到对观众来说具有吸引力的亮点很重要。中国人大多不善表达,偏远乡村的人更加羞涩。在拍摄中,朴实的村人去做他们习惯做的活计就好,让他们变得具有吸引力是我们的事。”《关之北》、《山之谷》导演林子路说。

调研、拍摄期间,很多村庄的遭遇也让拍摄者痛心不已。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年轻人涌入城市去拥抱繁华世界,村庄里只剩下老人和狗留守,然后逐渐被外面的世界遗忘。比如山西碛口古镇,一个黄河边上的古渡口,当年黄河漕运繁忙时曾名噪一时,但是年华易逝,繁华落尽,铁路、高速公路货运的兴起让碛口风光不再,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没落似乎是注定的。离碛口古镇不远的李家山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就像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碛口古镇、李家山村的遭遇或许就是当下整个中国乡村所面临的困境的一个缩影。同样,在其他集中展示的长白山老人的放山手艺、黄河边南长滩村拓守宏的羊皮筏子制作手艺等都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从这个角度来讲,《美丽乡村》存在的另一个价值和意义也在于用影像去记录、表现当代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呼吁人们去关注村庄的命运。”张宝刚说。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