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
千龙网北京4月20日讯(记者 张嘉玉)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展开,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带领网友攀登古长城,并讲解长城文化。本场活动也是行走文化带·跟着专家去游学系列活动之一。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八达岭古长城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拥有长城石料场、古砖窑等遗址。八达岭古长城旧称”残长城”,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
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
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带领网友徒步攀登古长城,并穿越了三座空心敌楼。“打头阵”的董耀会虽已年逾花甲,却比许多年轻网友爬得更加轻快。网友们也纷纷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合影留念。经过两个小时的徒步攀爬,网友最终完成了穿越长城敌楼的挑战。
“古长城城墙很陡峭,光是爬起来就感到很吃力了,古人能够在崇山峻岭当中建造万里长城,真是宏伟的工程。”一位网友说道。
还有一位网友为了徒步长城,穿好冲锋衣戴好墨镜,事先已“做足了准备”,她说:“听了董老师关于长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的阐述,一下子更明白了长城精神,讲座之后再追随董老师走上长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踩在明长城上的古砖上,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的绵延与传承,是文化的奔流不息,是对长城的敬仰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
上世纪80年代,董耀会曾用508天的时间,从山海关出发,直到嘉峪关,走完了长城全线,成为在长城上留下完整足迹的第一人。此次,董耀会为网友深入浅出地讲解长城建造的原因和意义,解释长城的文化含义。
长城保护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董耀会也为网友讲解了长城保护中的“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长城沧桑古朴的风貌,保留长城经过500多年风风雨雨后留下来的状态,让游人在一砖一石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
据悉,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依托于三条文化带上的博物馆、学校等单位,邀请多位权威人士,包括博物馆长、学校校长、文化专家等聊文物、谈传承、挖内涵,通过实地走访、沙龙、游学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将三条文化带进行可视化、有趣化传播。
相关链接
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
4月19日,由千龙网主办的“行走三条文化带”大型网络传播行动在八达岭古长城举办。千龙网记者 张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