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崔欣:绢人传承者 (2)

2018-09-13 08:27 北京晚报

2 潜心学艺,作品屡获大奖

崔欣学习努力、心灵手巧,参加工作不久就引起设计室组长杨乃蕙的关注,一次次指着她做的琵琶、长鼓、宝剑、盆景等夸奖鼓励:“看,她做的道具多好!”

杨乃蕙(1943年至2015年)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拜师葛敬安专门学习制作绢人,她雕刻、翻模、开脸的技艺精到、想象力强,制作的绢人形象大气、典雅高贵。《精卫填海》《荷花仙子》《王昭君》《霸王别姬》等代表作奠定了她在绢人艺术领域的地位。

一次,崔欣为民族人物做芦笙,没见过芦笙的样子,更不知道芦笙怎样制作。杨乃蕙指导她查资料、选材料,提示她用竹片、金片、胶泥制作出一个10厘米大小的芦笙。笙斗、笙管、共鸣管样样俱全,精致小巧熠熠生辉,杨乃蕙勉励她说:“这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崔欣至今清楚地记得,在她制作《印度罐舞》时,杨乃蕙手把手地教她和胶泥、做雕塑、脱模开脸。绢人头部是制作流程中的关键技艺,雕塑出头型后,要在脸部糊制丝织物,干燥后再糊上第二层丝织物,最后糊蚕丝织物,再次干燥。把握好干燥的时间和丝织物的含水量,才能保证脸部“皮肤”的平整细腻。头部晾干后再画出眼睛、眼影、睫毛、嘴唇,扑上腮红。

在她熟练地掌握了头部制作技术后,杨乃蕙让她对着镜子当了一回模特,因而做出的印度舞女宽额大眼妩媚动人,崔欣技艺有了质的飞跃。杨乃蕙还着重指导她画好眼睛,告诉她不能只看着书本和照片画,要画出特有的神采,画出眉目传情、望穿秋水的效果。

崔欣说,那时的杨乃蕙刚刚三十多岁,风度优雅、意气风发,对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坚持“宁可废掉不能减工艺”,作品稍有瑕疵必须退回重做,那时退回的废品,拿到现在也是精品。得益于杨乃蕙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崔欣高标准地掌握了绢人头模、糊头、开脸、梳头、头饰、体形、手、服装、彩画、组装等全套程序,也培养了她一丝不苟、严谨精细的艺术风格。

工作之余,杨乃蕙还多次带她参观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方面的展览,观看《红楼梦》等歌舞戏剧,引导她向古今中外各种门类的艺术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师徒合作的《胖嫂回娘家》《民族绢人系列》《红楼梦人物系列》《八仙过海系列》《京剧人物系列》等作品都获得大奖。

提到恩师的提携,崔欣心怀感激,盈泪动容。她告诉我,最终投师到葛敬安门下,成为其嫡传弟子,也要感谢杨乃蕙师傅的推荐。

3 得到两代绢人传承者的真传

葛敬安(1905年至2000年)是浙江嘉兴的大家闺秀,“民国第一奇人”杨度的儿媳,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华女中,从事手工刺绣、布制儿童玩具等民间工艺美术设计。

1954年,葛敬安接受了为新德里国际玩偶博览会提供展品的任务,带领美术人形小组创作的五个少数民族绢人,得到梅兰芳、沈从文、郁风、叶浅予等艺术大家的具体指导,时任妇联领导的康克清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参展作品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在政府支持下,葛敬安1955年在自家院落设立了大绢人(精品)车间及小绢人车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东直门手帕胡同成立东城区美术人形厂。

崔欣参加工作时,葛敬安已经退休,但会经常来工厂看看。杨乃蕙一次次地把崔欣的作品拿给葛老看,葛老也很满意。看到崔欣为国庆游园创作的《空军战士》,葛老非常高兴,摸着她的手说:“小姑娘开窍了!”同时表示要收她为徒:“你到我家里来,我看着你做,告诉你怎么做。”

此后,崔欣就常常利用休息日到葛敬安家中学习讨教。葛老为她详细讲解做头模、开脸、塑鼻孔、做形体等每道工序的关键所在,讲解怎样画出人物眉眼的神采,怎样把人物“立”得优美又舒展,怎样表现人物服饰以及披肩、风带、腰佩、四季带等室内室外的区别。告诫她饰物使用不能堆砌,点缀得恰到好处才是艺术。老人把珍藏多年的仿金银翡翠的彩色花鸟头饰、彩珠项链、手镯戒指和小绢花送给她,还一次次嘱咐她:“我老了,你要一点不落地掌握起来。”葛老对她非常疼爱,给她做鸡汤喝,留给她的新鲜草莓,一定要看着她吃到嘴里。1994年,已近90高龄的葛老害怕技艺失传,专门把她的全部弟子杨乃蕙、范正华、王天凤、李玉茹、贾绍普、崔欣六人找来叮嘱:“我来指导,你们把我原来设计的荷花舞再复制出来,永作纪念。”北京电视台曾在1990年拍摄了《崔欣与北京绢人》的专题片,记录了葛敬安在家向崔欣传授技艺的场景。

崔欣得到两代绢人传承者的直接指点和教导,无可争议地成为嫡传弟子,她曾谦称自己是第三代传人,葛老却说:“我还在嘛,你怎么是第三代?”

崔欣在葛敬安、杨乃蕙两位师傅的指导下,1976年以毛主席《蝶恋花》诗词为素材创作的《嫦娥奔月》获得了大奖,《鄂尔多斯舞》刊登在1977年的挂历、明信片上。1979年独立创作的《拜月抒情》,获得了北京工艺美术青年技术比赛一等奖,赴法展览并被收藏,奖品是一支挺不错的钢笔。葛敬安得知后,写下寄予无限希望的亲笔信,祝贺她、勉励她。杨乃蕙拿着钢笔逢人就说:“这是我徒弟的奖品,我徒弟真给我争脸!”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