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曹氏风筝传人孔令民:授艺为200余名残障人(2)

2017-07-18 08:45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曹氏风筝传人孔令民:授艺为200余名残障人

从玩风筝到承“四艺”

而说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曹氏风筝工艺,孔令民有着说不完的话。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因为喜欢放风筝,所以才走上了做风筝这条路。

“我小时候都是放屁股帘儿、豆腐块儿,老北京话说:玩风筝得玩屁股帘儿。”孔令民说,“但是以前不像现在,没有卖风筝的,都是自己做风筝。屁股帘儿很简单,拿三根竹条就能做出框架,做成一个‘又’字。那个时候我不会画画,我父亲就帮我画,然后告诉我怎么粘,这样就做出来一个屁股帘儿。”

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正是曹氏风筝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正是因为在1943年,尚在国立艺专读书的孔祥泽从日本人高见嘉十那里抄写了曹雪芹遗著《废艺斋集稿》中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曹氏风筝工艺才得以在国内继续传承。而对于孔令民来说,父亲孔祥泽成为了他在风筝制作这条路上的启蒙老师。

学完了豆腐块儿,孔令民在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制作沙燕儿。正是从沙燕儿开始,孔令民开始全面接触和理解曹氏风筝中的扎、糊、绘、放四艺。“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我父亲帮着我点儿,主要是帮我画稿。”孔令民回忆道,“我呢,去劈竹条,劈好了五根以后,拿刀刮一刮,然后扎成骨架,把画稿糊上去,最后,拿出去放,能飞起来,这个沙燕儿就算完成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孔令民对四艺的理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四艺是我们民族或者说民俗文化的载体,就说这个放吧,可能很多人觉得,放不就是玩吗,其实放也体现了我们的民俗。”孔令民说,“我小时候,农历的节令性还特别强,一过清明,就开始农忙了。所以,放风筝都是清明节前放得多,清明节以后基本就没什么人放风筝了,这里边就是民俗啊。”

“谋其有以自养之道”

30年前,在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还在世的时候,父子二人就致力于为残疾人的生计谋出路。在他们看来,曹氏风筝不单单是扎、糊、绘、放这四艺,更是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自序中写道的“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的曹氏精神。

当时,国家在政策上鼓励乡镇兴办手工业和轻工业。所以,父子二人就协助地方创办了很多乡镇企业。在平谷、顺义、房山、大兴、酒仙桥和四季青都有他们参与创办的企业。而且不光是在北京,唐山、安徽和福州也有这样的企业,并且在这些企业中都有残疾人职工。

孔令民说:“创办这些企业,确实可以为弱势群体解决生计问题,像平谷的大东沟工艺美术厂,企业当时也搞得很好,而且书记自己就是残疾人。”同时,孔令民表示:“另一方面,国家会对这样的企业有一定税收减免,这样一来就两全其美了。”

但是,除了上庄的这一家工艺坊,这些乡镇企业后来都相继关闭了,“和机器相比,手工制作的风筝在成本上没有优势”。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郭怀毅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