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罗振宇:我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2)

2017-06-13 08:5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罗振宇:我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2.“我对自己的历史不感兴趣”

名人总是容易八卦满天飞,相比之下,“网红”罗振宇的人生故事,似乎流传得并不多。原因之一大概是,他很少提及过去。

据说,在他成名的早年,某知名杂志的访谈中,记者试图通过挖掘他的人生经历来窥见他性格形成的端倪,三次被他挡了回去。

但他的拒绝,似乎又不全是因为觉得隐私遭到了冒犯,有时,他也会主动说起一些故事,并不刻意回避——比如,当年离开央视是被迫的,因为领导不喜欢他;再比如,他小时候曾因为没有其他特长,只会读书而深感自卑。

罗振宇的不配合,更像是一种缺乏兴趣的懒散。

当被问及在某个人生阶段遇到过的趣事,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没啥有趣的。”大概觉得这种态度太过敷衍,又解释说:“我不是排斥有趣,我是对自己的历史实在不感兴趣。我只关注未来。”

他从来不回看自己的节目,出过的书自己一本也没有,甚至连过去的照片都不留。“可能到临死那一刻,我都不会回想自己的一生。我会忙着遗憾和好奇: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子了。”他说。

由此,也不难理解他对未来学的“另眼相看”了。在他节目里,从凯文·凯利的《必然》到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推荐都是不遗余力。“它都不能说是正确的,但它会给你的思想升维。”

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第一次工业革命用了三代人才完成,第二次只用了一代人,到现在,这样的革命我们可能一生要经历好几次。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自然也在不断增长。在罗振宇身上,始终有一种害怕被时代抛下的紧迫感。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正确和错误变得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探寻知识达到什么样的新边疆。理解趋势变成我们生命中首要的问题。”

而对他来说,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能不能勇敢地在合适的时候,抛弃一个合适的自己。

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才会理解这位“自我拉马克教徒”的行事逻辑。

3.面对知识,既不匍匐也不下跪

时至今日,罗振宇很少会向公众提及他的最高学历是“博士”这件事。2004年,他在工作多年之后,曾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说,这是当时他能想到改变处境的唯一方法。

在前40多年的人生中,“改变处境”似乎一直是困扰着罗振宇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不断迁徙,左冲右突,甚至在创办《罗辑思维》以后也没消停。

罗振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安徽芜湖,父母都是普通职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是一个“三线城市”出生的小孩。和许多70后、80后一样,他最大的愿望,是通过学习知识“匍匐前进”,找到出口,离开出生的这座城市。

这让他在此后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始终强调着“实用”的一维。

“对我们这代人来讲,学知识的初衷很多时候只是为‘稻粱谋’。”罗振宇坦陈,自己也不例外。

人生第一件大事,便是考上大学,改变命运。1990年,他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走出家乡赴武汉求学。1994年,本来未能考试达标的他,因专业成绩优异被北京广播学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从武汉到北京,他推开了人生的第一扇大门,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硕士毕业后的他先是进入北师大教书,拿着每个月600元的工资,“吃食堂都吃不饱”。于是他开始在央视兼职,到后来两头无法兼顾,甚至辞掉了教职一心做电视。

在央视工作,可以算是他推开的又一扇大门。在那之前,他很少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看问题,而在《对话》栏目的三年,于他就像是“又上了一次大学”。一旦新的维度和视野被打开,他对新知的野心和兴趣,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采访中,他谈起自己的读书故事,谈大学的时候为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着迷,谈刚工作时花血本买来大部头的《世界文明史》,饶有兴味。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功利”的,面对知识既不匍匐也不下跪。和传统知识分子的虔诚相比,他的“功利”显得有些“冷酷”。

“知识从来都是实用的。”他举出了孔子著《春秋》,修王官之学的例子,“其实我们做的事和古人区别不大,都是根据时代的标准和功利进行知识的阐发。”

由此推之,相比读书,直接“读人”似乎更有效率。“读书不是必要的,我读这个人的书,是因为我无法同他直接谈话,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他的节目中,在采访中,类似的话,他重复过很多次。

于是,他想尽办法,延揽和接触各界的知识精英,从央视时期的请专家“开策划会”,到如今创办“得到”APP招贤纳士,除了做生意,最大目的就是为自己的认知“升维”。

在这种高效的“速成法”背后,折射的也是他内心最迫切的愿望:提升自己,证明自己。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