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野心”计划只剩梁实秋坚持到底
适之先生:
廿五日快信收到,尊拟办法一多和我都全部赞成,我们决定即日动手试译。惟通伯不该推脱,他若不敢翻译,我们更不敢了。第一次年会地点,容后再商量罢,北京也好,青岛也好。我和一多下学年都想到北京去,能有金甫主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怕人多了不好办,所以请你看机会再替我们主张罢。
梁实秋敬上
三月一日
梁实秋手写信札。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翻拍
信中出现的一多、通伯即闻一多和陈源。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且,胡适物色了5个人担任翻译,闻一多翻译《哈姆雷特》,徐志摩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源翻译《皆大欢喜》,梁实秋翻译《麦克白》,叶公超翻译《威尼斯商人》,5至10年完成。
5人之中,梁实秋立即开始翻译,可是另外4位迟迟也没有动手,最终变成了梁实秋一人承担全部翻译工作。
胡适还计划等梁实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时举行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梁实秋耗费30余年断断续续地完成翻译,酒会召开时胡适已经去世了。
冯友兰自称“老主顾”催书稿出版
伯嘉我兄左右:
北平变动,弟一切平安,堪以告慰。《南渡集》似仍尚未出板(版),不审何故。弟书皆在商务出板(版),于商务不为无功。乃此稿竟压至三年之久,似非所以待“老主顾”之道,望兄察之。此请
近安
弟冯友兰谨启
三月廿日
(第23次业务会议议决付印,已于三十八年一月廿四日将四三二一号印单发平厂印壹千部,定价每部十元。郭尚然38/3/30)
冯友兰手写信札。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翻拍
这封信是冯友兰写给商务印书馆编审李伯嘉的,当时冯友兰的书籍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南渡集》是冯友兰自1931年至1947年抗战期间的短篇论文选集,书稿却积压三年也没有动静。冯友兰自称“老主顾”致信催之。页眉处写有商务印书馆付印的答复。
不过,最终《南渡集》还是未能出版,后来曾收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资料》第三集,直到2007年才由三联书店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章品镇为杨绛“溜”出医院找书
品镇先生大鉴:
顷奉到董宁文先生转来您赠我的《陈光甫与上海银行》,又特知是从医院溜回家中为我找到的,真是说不尽的感激。我父亲从未在国专教过书,他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所以陈光甫以后的成就都未及见到,我只听说他没有子女,不知我记忆有误否?
特写此信向您谢谢,再谢谢!敬祝
起居安吉!
杨绛
二零零三年六月九日
杨绛手写信札。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翻拍
信中出现的董宁文先生是民间刊物《开卷》的执行主编,杨绛看到章品镇在开卷上的文章《陈光甫先生留下的一个谜团》,便也写了《陈光甫的故事(二则)》供稿《开卷》。杨绛曾说,陈光甫是我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曾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经济,一个学法律。
这也就不难理解杨绛在收到章品镇的赠书时言辞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了。(记者:张嘉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