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抢救文化老人的遗稿,急!

2017-03-07 08:59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抢救文化老人的遗稿,急!

周汝昌生前手稿。

2017年刚过去两个多月,周有光、冯其庸、杨祖陶、郑孝燮、霍松林、夏传才、牟永抗等文化名家先后辞世,也引起大众的关注。但人们忙于缅怀他们的生平事业、学术思想,而常常忽略他们身后留下的宝贝,那些手稿、书信、藏书、藏品到底有怎样的未来,很多还是未知数。

近5年来,去世的文化老人为数众多。记者最近调查大家的手稿、书信等遗物的整理情况,发现因疏于整理、保存以及整理难度大等问题,很多大家的手稿等都面临被埋没的危险。抢救文化大家留下的珍贵遗存,可谓迫在眉睫。

罗哲文家存数万张照片

非常珍贵却至今未整理

北京安贞里一套普通的住宅里,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在此居住30余载。他已逝世5年,但家中仍旧保持了其生前的样子,一切都未改变。

罗哲文一生四处考察,亲自摄影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他留下的照片多达数万张。在罗哲文家里,这些照片一张张紧贴在一起,看起来已很难揭开。一摞摞厚厚的照片,分别堆放于书柜里、走廊过道的柜子里,还有的码在纸箱里,更有很多照片藏在连罗哲文家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从表面看去,照片大部分是黑白的,也有彩色的。用于标注的纸条插进照片缝隙,早已落满了灰尘,字迹颜色也已黯淡。罗哲文生前对这些照片进行了分类,纸条上写着各种地名加以标注,如丽江、青城山、广元、岳阳、湖南凤凰城、贵阳开阳、卢沟桥、陵墓、绍兴新昌等等,还有波士顿、意大利、新加坡、瑞士等。但也有不少纸条上标注着“待分”。

这些数量惊人的照片,从未有人整理过。另外,罗哲文晚年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大量照片,也是个未知数。罗哲文夫人杨静华说:“我不是搞这方面工作的,隔行如隔山,罗哲文的事情不跟我说,我也不知道他留下了多少照片。”而罗哲文之子、著名书法家罗杨去年刚退休,他说之前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整理,接下来他计划先将照片清点一下。

罗杨透露,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出版集团都曾提出要整理、出版这些照片,但罗杨和母亲都担心不懂行的人会弄乱,更担心照片运输途中会有遗漏。罗杨盘算着,至少先把照片清点清楚,再和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具体合作。

杨静华老人知晓这些照片有多珍贵。她回忆道,1969年,罗哲文曾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1972年开始,湖南马王堆汉墓陆续发掘出来,由于发掘文物都处于真空保存状态,急需有人拍照,而罗哲文因摄影方面深得恩师梁思成真传,于是相关部门将其紧急召唤了过去。但当年马王堆汉墓的照片是否就藏在家中,杨静华也不清楚。

罗哲文拍摄的大量照片,同样为业内所关心。“罗哲文真正留名的该是这些照片,这是他最大的贡献。”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说,这些照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古建筑与文物保护、抢救的重大事件、珍贵细节。

面对眼下如此尴尬的局面,杨静华也是有苦说不出,“罗哲文生前从来就没个助手,也没个秘书,没人能帮助他。”她说,罗哲文曾经努力想找一个助手,但未能实现;如果当初能有个助手,情况或许要好不少。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