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图志】罗焕文:不能让老北京的风筝断了线(3)

2016-11-30 09: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传技承艺,倾囊相授

几十年来,罗焕文对风筝的喜爱愈加深厚,从没停止对它的研究。为了做好每一处细节,钳工、铁匠、木匠、电气焊等活他样样都会,还曾在北京书画学校、北京函授大学学习工笔人物画和工笔花鸟画技法。经过长期的苦心钻研,他制作风筝的绘、扎、糊、放技能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手法和创意风格。

精湛的技艺、臻美的作品,逐渐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人士的关注。近些年,罗焕文的很多作品被国内各大艺术展馆收藏,他还经常应邀参加国内外大型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国际艺术大师同台切磋,展示中国独特的民间工艺。

24

罗焕文风筝的拆解图 采访者供图 千龙网发 

884A2577.jpg-1200

 罗焕文风筝底稿 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884A2867.jpg-1200

 罗焕文获奖风筝《钟馗》 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2006年,系列作品《蜻蜓》获人文奥运第二届中国礼品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2009年,《十全福寿》硬翅扎燕风筝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收藏;同年,《蜻蜓》又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去年,罗老师因作品《钟馗》被评为“2015年丰台创意达人”……

而最令罗焕文开心的,不是他成为了一名享誉国际的“风筝大师”,而是他的风筝吸引了一批同样痴迷风筝的爱好者。

2010年,由北京市民间文艺协会、北京玩具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协会联合牵头,给罗焕文的徒弟夏兰英举办了拜师仪式。北京的风筝名家、工艺美术名家齐聚,近百人出席,仪式隆重。罗焕文对这位徒弟赞不绝口:“这个徒弟是从农村来的,她对风筝非常感兴趣,也很有天赋,现在我的风筝她基本都能做了。”

除此之外,罗焕文还有几个徒弟,有年纪长些的,也有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的学生。他对徒弟不但不收学费,还经常无私资助,他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仕女图挂历全拿出来给徒弟用。“这些东西早就找不到了。赵文哲、关宝翔老师从不保守,所以我才进步快。我教徒弟也一样,毫无保留。”

为了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前两年,罗焕文开始到清华附小、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小等学校授课。他想最大可能地传播风筝文化、传播民间艺术,还经常收集风筝技艺的相关资料,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师傅赋予的使命,在我有生之年,得将民间艺术传下去!”

QQ截图20161124093204

夏兰英拜罗焕文为师仪式 采访者供图 千龙网发

QQ截图20161124093129

罗焕文风筝为局部示意图 采访者供图 千龙网发

作家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写到:“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的确,当我们的目光穿过这些栩栩如生的风筝,依稀看到罗老师几十年来对风筝的执迷,看到他每一个作品存在着的那样一个有温度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我们通过画布、丝绸、染料和手中的竹线,能将荏苒的光阴和永恒的技艺分享给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