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像大家展示开船用的哨,“开船咯!”。千龙网记者 梁祎摄
“老小孩”其实很务实 传承不再是自然而然
阿龙说他自己是个老小孩。是啊,他有点“人来疯”,一见有人就高兴,给大家表演的时候不再那么斤斤计较,一段接着一段,不但爱演爱唱,还喜欢讲笑话逗翻全场。观众明明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却都乐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尤其是家长,自己看过一遍,还希望带着孩子再来参观。
“老小孩”也很倔强。我们互加了微信,他说最近刚学会给别人发照片,想给我传点之前展出的老物件的照片,却一时想不起来怎么操作。我想帮忙,他却一直阻拦,“我知道怎么发,我知道怎么发,我自己来”。
“老小孩”很“任性”,特别喜欢讲实话。“你们是网站啊?网站做的都是很缥缈的东西,让你说说怎么生活的,怎么收藏的,做一做、宣传宣传就完了,那不是真的宣传传统文化。我做节目都做烦了,真的烦了。”所以,“老小孩”其实很务实,他知道那样做没什么宣传效果,他知道自己出场费收那么高是为了什么。
听了这些话,突然感觉好无力。文化传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们口中的缺资金、没空间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即便对我吐槽已经厌烦接受媒体的采访,阿龙还是将平日不得见的宝贝拿出来与我分享,因为他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和人们的关注。如果说从前的传说、歌谣是依靠口口相传,那现在的传承不再只是书面上说的概念和图片,还可以是视频中展示的非遗技艺、微博消息的推送等等,这个时代传播的手段实在太多了。但是,媒体发声之后谁能接收的到,接收到了是不是真能做点什么,媒体也无法预料和掌控。毕竟,谁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要知道,当西游记被别国改编得面目全非,当成年人连毛笔都不会握,当美籍华人教授把夜壶当古董、泡茶招待客人的笑话成真时,就真的不那么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