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这样来的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记载,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不吃元宵还能叫元宵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主要活动就是晚上吃元宵和赏月。

元宵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节日食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叫“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做法和口感都不同,却同样美味。

元宵还有许多叫法,在南方,人们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元宵节还有不少习俗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迎紫姑、逐鼠、送孩儿灯等活动。

燃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元宵节也称灯节,燃灯、观灯是这个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宫廷流向民间,每到正月十五,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灯的样式也繁复多样。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汉代的灯会才一天,唐代的是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并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为啥非要燃灯呢?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因为灯与神有关,因此灯被赋予了美好、光明、喜庆和吉祥等象征意义。

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

猜灯谜: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灯谜运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内两万多人参加。

耍龙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舞龙俗称玩龙灯、舞龙灯或龙舞,是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舞龙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舞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汉族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踩高跷: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

踩高跷,是汉族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走百病:爬爬城,不腰疼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参与者多位妇女。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驱病除灾,永不衰老。

元宵节申遗:文化的触摸与传承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古老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

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集体记忆,传统文化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节日的食俗元宵,习俗如看花灯、划龙舟、踩高跷、舞狮、耍龙灯,等等,承载了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与祝福。为了更好地保护元宵节的民俗文化,一些地区已经将元宵节申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非物质遗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的项目,已将近400个。

2008年6月14日,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县,山西省柳林县,河北省蔚县,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晋江市、仙游县、连城县,甘肃省永昌县,青海省乐都县申报的元宵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2月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滦平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省宁海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陕西省彬县申报的元宵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眼看【第15期】:团圆喜乐闹元宵——看一番浪漫的人世风光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