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探访“京城第一窑”:从清宫造办处走出的非遗项目(3)

2018-09-17 08:51 人民网

传承“老手艺”的“新势力”

1987年出生的山东小伙徐立宾是京彩瓷工艺传承的新生力量。

2009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徐立宾就正式拜师,从事京彩瓷制作。如今,30出头的他已经成为京彩瓷的第五代传承人,还被评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京彩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件精美的作品,从设计到最终完成,往往需要1个月左右,有时一点点填色的疏忽就能导致整个作品失败。尽管如此,徐立宾还是被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深深吸引。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件作品经过窑变以后,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就是陶瓷最大的魅力。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徐立宾说。

不过在徐立宾看来,传承传统手工艺并非易事。刚刚接触时感到新鲜有趣,但十年、二十年坚持做同一件事难免枯燥,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没办法坚持到底的原因。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陶瓷专业有240多名学生,但现在还在做‘老本行’的只有20多人,当年和我同时拜师进厂学习的7个人里,也只剩下我一个了。”徐立宾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他对于京彩瓷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这些年,他的作品已经走出国门,不仅作为展品对外展出,还有很多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这让他倍感骄傲。

现在,徐立宾工作的京彩瓷博物馆也开放了互动体验教室,经常会有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制作。

“希望我们能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京彩瓷,将它一直传承下去。”徐立宾说。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 张尼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