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历史感·曾经芜杂和个人崛起

69

日前,作家宁肯推出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在田野调查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江滚滚摄

历史上中关村有电子一条街,各种各样的底层人物,包括卖光盘、办证的小商小贩、科技人员、梦想家、企业家……有时候,作家宁肯也不相信中关村真的会发展起来。但是这么多年到现在,中关村在各种争议、芜杂的情况下居然发展起来了。

中关村的变化像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从一种低端的状态中慢慢往前走。“层次低的乡镇企业模仿山寨别人的产品。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绝望,对未来感到迷惘,中国能赶上世界吗?我们跟世界差得那么远。”宁肯自问。

中关村的崛起像地质运动,就像一座山的崛起。起初受到很大质疑,现在这些“山峰”屹立于世界,“我们感到一种骄傲。”作为一个跟中关村同步走过来的见证人,我有责任记录这一段惊心动魄、不可能的、芜杂的现在进行时。

为什么写了19个个体,而非宏大叙事?“在中关村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力量非常重要。过去比较强调整体,个体在整体当中发挥力量。中关村把个人给解放出来了。”宁肯觉得,历史是一辆巨大的车,每个人都在用手臂推动这辆车。国家的政策呼应了人们内心的需求,给予助力,这辆车就跑起来了。

在中关村待了15年的徐则臣感慨,看着中关村一步一步变化。“当下可以写的活色生香,但是很难深入下去。一个好的非虚构写作者,只有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上,提笔才有历史感。”宁肯具有小说家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在非虚构中运用虚构的技巧写出纵深的历史感。

02忧患意识·不想再错过一个时代

70

8月5日,“著名作家宁肯《中关村笔记》新书分享会”在涵芬楼书店举行。作家徐则臣(右一),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左二),车库咖啡创始人、YOU+联合创始人苏菂(左一)及本书作者宁肯(右二)出席活动,与读者一起分享《中关村笔记》中的创业故事及各自对于“中关村精神”的理解与体会。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书中每个人的例子都可以看到历史从他们身上流过。吴甘沙在英特尔任职16年,然后出来创业,成为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是《中关村笔记》中的人物之一。

中关村对普通奋斗者更宽容,这是吴甘沙的体会。一个刚刚来到北京、来到“村”里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新人;或是一个老村民,但是摔了很多跤,爬起来,你依然感觉周围的灯光很温暖,这个地方能够容纳你。周边的人都很普通,但里面有一种勃发的生命活力。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1976年出生到2036年退休,60年。这60年当中有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1976-1996年的PC时代,第二个时代是1996到2016年的互联网时代,第三个时代是2016年到2036年的人工智能时代。吴甘沙说:“我真的不想,60岁退休的时候又错过了一个时代。”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吴甘沙不想过看得见未来的生活,从2016年2月开始创业,找到无人驾驶这项事业,不仅是一个外力引进的市场,也看好其能够真正改变社会。“时代一直在变化,你以为你的对手是你的友商,事实上你的对手是一个时代。如果说你不能成为时代的朋友,你就被时代抛弃了。”

03情怀·新北京新在哪儿

71

《中关村笔记》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4月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供图)

中国从一个教条的社会里走过来,百废待兴。每个人身上都有类似于火山爆发的干劲儿,过去绑在一起干不成事,现在有机会了,个体想要解放,勃发出一种力量。巨大的压抑带来巨大的势能,这个是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的。

苏菂觉得创业者得先有一种傻劲儿,其次才是执行力和思考方法。“成就感是第一位的。如果工作的时候,觉得没自己创业爽那就去创业。我要追求这种感觉,就跟谈恋爱一样。”

2011年4月,苏菂创立车库咖啡,专注于以“创业者的乌托邦”和“草根创业者的天堂”为理念服务所有的创业者。他是宁肯笔下当代茶馆的“王掌柜”,是中关村变化的见证者。很多草根扎在“车库”,带着梦想在这里寻求投资人。他们的经历打动着苏菂,那些故事平静而闪光。

身为老宣武的宁肯很熟悉以胡同为标志的老北京。跟土著苏菂一样也在追问,新北京新在哪儿?必须变换视角,来中关村看待事情,这个时候中关村又非常陌生,宁肯在田野调查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19个段落与手记,展现了中关村如何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史诗性进程。(记者:纪敬)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