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远方》首播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纪录片的出品人是主持人邱启明,片中记录了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相距2800公里的四位百岁老人的故事。片中所有配乐都来自于歌曲《吉祥三宝》的创作者布仁巴雅尔,增添了纪录片中浓浓的草原气息的同时,也寄托着一个民族对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希望。除了《远方》摄制组重点记录的四位传奇老人,布仁巴雅尔还用手机拍摄了近百位老人的音容笑貌,这些作品将在8月11日至13日于北京时代美术馆《呼伦贝尔万岁》大型手机摄影图片展中展出。
这部纪录片的起源来自于一次多位好友间的聊天。交流中邱启明得知,布仁巴雅尔——这个在北京工作了20多年的蒙古汉子正在用手机记录草原原始部落里100位百岁左右老人的故事,想用这种方式把少数民族中可能会随着老人离去而将消失的优秀传统传承下来。邱启明当即决定参与进来,记录下布仁的善举。
在大风低温的极端气候中,邱启明与全体摄制组在大草原上八天共驰骋2800公里,期间在中蒙边境遭遇过九级大风和沙尘暴,在锡尼河感受过雨夹雪的零下气温,到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探访驯鹿部落,进入大兴安岭深处的冷极村,再到阿里河、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拍摄最后的萨满……道路中间蜿蜒漂移的沙流,打不开的车门,没有信号和人烟,可能出现的熊、狼和蛇,以及叮一口就可能丢掉小命的危险变异蜱虫……最终呈现出来四集每集15分钟的纪录片。邱启明同时通过手机进行了连续5天的直播,剪辑了25条短视频,而直播和短视频方式就是对时长有限的纪录片做了补充。
分享会上,47岁的邱启明自嘲,“现在才推出自己的处女作不晚吧?反正我的团队成员还在鼓励我是大器晚成。”至于对纪录片的期待,他说:“这是用脚丈量、用心记录的作品。可能有前辈会笑话我们不按一流纪录片拍摄的方式去做,但我期待这样随心所欲的作品也能让大家觉得还不错。”
对话邱启明
我有“偶像包袱” 不愿意求人
拍摄纪录片源自对朋友的承诺
问:为什么你会对草原文化感兴趣?
答:这个真的是源于一份感恩。我没想到今天的社会中,居然还有这样一位傻了吧唧的布仁老师,自己在传播草原文化。当初我还以为当地政府给他投了钱,后来问了他的女儿,她说真的没有,从来就没有,一毛钱都没有,就是我爸爸自己要做。爸爸离不开草原,爸爸想回草原,所以他就自己开着车,一天几百公里、几百公里这么开,去寻找一位老人,跟老人聊天,为老人拍照,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老人的故事。了解了这个情况,我就提议可以用影像帮他记录下这个过程。
我没去过呼伦贝尔,但是我很敬畏那片土地。他们经常跟我讲,游牧民族生活的草原,每一片河流的河水都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草原,他们迁徙的时候,会专门找一块地方,把所有的生活垃圾深埋下去,再把整个草坪铺平。所以当毡房被收起的时候,你看到的依然是美丽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