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三,博物馆商品不仅是博物馆旅游商品
根据旅游商品的定义,在博物馆里卖给参观游览者的商品是博物馆旅游商品。卖到博物馆外的商品则是博物馆外销商品。由于网络的发达,博物馆内销售商品主要是通过实体店,博物馆外销商品则是实体店加网店。一些博物馆的外销商品已占博物馆商品销售总量的80%以上。不仅给博物馆带来可观收益,还产生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趋势四:博物馆商品向品种多又有爆款发展
博物馆商品品种多,让人有更多选择。但品种多不等于开杂货铺,商品不仅要有博物馆的特点,品类更要相对集中,尤其要有主打商品。博物馆自身开发的主要是主打商品,证明开发成功的标志是销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爆款”。目前,多个年均客流量二三十万人次的小型专题博物馆,其外销单品收入已达千万元以上,让一些客流量大的博物馆都很羡慕。商品的开发和其销售额能否冲高,是博物馆商品经营开发的关键,尤其是客流量少的小型博物馆,商品开发、经营是重中之重。
趋势五:博物馆商品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博物馆藏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当时的高品质。博物馆开发、经营的商品不应出现假冒伪劣、低质高价等破坏博物馆形象的现象。人们对一般商品尚且追求高品质,何况是博物馆商品。高品质应是博物馆商品的显著特征。
趋势六:博物馆商品定价趋于科学
价格对商品销售的影响众所周知,传统的博物馆商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价格太高,主要由于多是文物复(仿)制品、工艺品、艺术品等。随着博物馆商品向生活化发展,需要按照人们对生活化商品的价格接受规律给予科学的定价。
一座座博物馆是人类的宝库,其中的藏品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见证。把博物馆带回家,让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是博物馆人的责任。博物馆商品的开发、经营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博物馆,也可给博物馆带来效益,还可为众多企业带来发展空间。
保护博物馆的藏品,让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得以体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