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重
纸艺背后的文化传承
“这本书的封面是编织而成的,有意思吧!”工作之余,杨玉国拿着切掉的废纸条在手里编着玩,无意中发现横竖交叠的编织样式朴实可爱,很适合用在个性定制的笔记本或传记上。“像这样的装帧形式,普通人也容易上手,应该让大家都有机会在纸艺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说做就做。2015年8月,“敬人纸语”的第一堂手工课在工作坊里开课了。吃过的零食包装盒、废弃的鸡蛋托、没用的卡带盒,这些本会被扔掉的包装成了独特的手工书。平时工作坊还会不定期组织手工体验,让门外汉也能用两三个小时制作完成个性笔记本或个人相册。
除了普及纸艺文化,工作坊为业界培养人才的功能也没丢。全球每年评选“世界最美的书”约有14本,2016年中国获奖两本,《订单——方圆故事》获唯一金奖,《学而不厌》获铜奖,而这两本书的设计者,就是这个工作坊书籍设计研究班的学员李瑾和曲闵民。
“做书这么多年了,还是停不下来,想做一套让人一看就记住的书。”在杨玉国看来,书艺之道,就在于释卷难忘,余韵绵绵。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像他一样,毅然决然地投身书籍装帧的一方天地,把纸质书的美好传承下去。